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震惊!某设计师竟被误诊精神分裂症

精神心理版达人 · 最后编辑于 4 天前 · 来自 iOS · IP 江西江西
7190 浏览

病例信息

一、一般资料

性别/年龄:女,28 岁,未婚

民族:汉族

职业:互联网公司 UI 设计师

文化程度:本科

二、主诉

“反复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失眠 3 个月,加重伴凭空闻语 2 周。”

三、现病史(按时间轴)

1. 起病诱因:

3 个月前因项目延期被领导公开批评,自觉“丢脸”,随后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

2. 症状演变:

• 第 1 个月:典型抑郁“三低”——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伴入睡困难、早醒(晨 3 点醒后再难入睡);体重下降 3 kg;自责自罪,反复出现“不如死了算了”的念头,无明确计划。

• 第 2 个月:自行网络问诊,服用“圣约翰草提取物”1 个月无效。

• 第 3 个月起:

– 工作差错增多,被 HR 约谈;

– 逐渐出现“耳边有人议论自己设计丑”的幻听,每日 3–4 次,每次 5–10 分钟,内容清晰,多为负面评价;

– 情绪进一步低落,出现自杀计划(网购 50 片艾司唑仑,未实施)。

3. 社会功能:

近 2 周请假在家,基本闭门不出;社交、工作完全中断。

4. 本次就诊直接原因:

家属发现其半夜在阳台徘徊并喃喃自语,遂强行带至医院。

四、既往史

• 躯体疾病:14 岁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口服左甲状腺素钠 50 μg/d,近 2 年未复查。

• 精神疾病:否认既往发作。

• 手术外伤:无。

• 药物过敏:青霉素过敏(皮疹)。

五、个人史

• 母孕期及围产期:足月顺产,无缺氧。

• 生长发育:按时走路、说话,学习成绩中上。

• 个性特征:内向、完美主义,对评价敏感。

• 生活事件:18 岁父亲因肝癌去世,自认为“没能见他最后一面”是终身遗憾。

• 烟酒物质:不吸烟,社交性饮酒(每月 1–2 次啤酒)。否认毒品、Ketamine、笑气等。

• 月经史:13 岁初潮,周期 28–30 天;近 3 个月经量减少。

六、家族史

母亲有“抑郁发作”史,40 岁确诊,服用舍曲林 2 年后缓解;否认双相、精神分裂症家族史。

七、体格检查

• 生命体征:BP 108/72 mmHg,HR 84 次/分,T 36.4 ℃。

• 甲状腺:Ⅰ度肿大,质韧,无压痛。

• 神经系统:未见阳性体征。

八、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1. 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

2. TSH 6.8 mIU/L↑(参考 0.27–4.2),FT4 12.1 pmol/L↓(参考 12.5–22)。

3. 血清皮质醇(8:00):480 nmol/L(轻度升高)。

4. 药物筛查:阴性。

5. 脑 MRI:未见器质性病变,垂体 MRI 示甲状腺增大压迫不明显。

6. 脑电图:正常。

7. 心理测评:

• HAMD-17 26 分(重度)

• HAMA 18 分(中度)

• PANSS 阳性量表 21 分,阴性 12 分,一般精神病理 34 分

• CTQ(童年创伤)情感虐待因子高分

九、精神检查(2025-08-22 上午,病房)

1. 一般表现:衣着整洁,低头,姿势紧张,接触被动。

2. 意识:清晰,时间、地点、人物定向力完整。

3. 注意:中度下降,计算 100-7 连减至 79 出错。

4. 言语:语速慢,音量低,答问简短。

5. 情绪:自述“很绝望”“活着是累赘”,情感低落与内心体验一致。

6. 思维:

• 思维联想:迟缓,无散漫。

• 思维内容:自责、自罪,无夸大。存在幻听(第二人称,评论性),未引出原发性妄想;否认被控制感。

7. 感知觉:否认错觉;承认“耳边有人说话”,但知其为“不真实的”,保留部分自知力。

8. 意志与行为:意志减退,无冲动攻击;自杀意念存在,无具体计划。

9. 智能:粗测正常。

10. 自知力:部分存在,承认“自己可能病了”。

十、初步诊断与鉴别

• 初步诊断:

1. 抑郁发作伴精神病性症状(ICD-10 F32.3)

2. 甲状腺功能减退(ICD-10 E03.9)

• 鉴别:

– 精神分裂症:虽有幻听,但情感反应协调,病程以情绪障碍为先,且幻听时间短,不支持。

– 药物或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TSH↑、FT4↓,需考虑甲减相关抑郁。但甲减所致通常无典型幻听,且患者症状严重度超出一般甲减相关抑郁。

– 双相障碍:本次为首次发作,无躁/轻躁史,暂不考虑。

十一、误诊经过

门诊首诊医师仅注意到“幻听+情绪低落”,未系统追问甲减病史及用药,初步误诊为“精神分裂症样障碍”,予利培酮 2 mg/d。住院第 2 天,主治医师复盘病史、补做甲功,修正诊断为“抑郁发作伴精神病性症状”。

十二、治疗方案(多学科协作)

1. 精神科药物

• 抗抑郁:舍曲林 50 mg 起,第 4 天加至 100 mg/d(住院第 3 天开始)。

• 抗精神病:喹硫平 50 mg 晚起始,逐渐增至 200 mg/d(住院第 7 天),既控制幻听又助眠。

• 甲状腺激素:请内分泌科会诊,左甲状腺素钠增至 75 μg/d,2 周后复查 TSH。

2. 物理治疗

• 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因自杀风险极高,签署知情同意后行 6 次(隔日 1 次),第 4 次后幻听消失,情绪改善。

3. 心理干预

• 认知行为治疗(CBT):住院第 5 天开始,每周 2 次,针对完美主义、自责认知。

• 家庭心理教育:向家属讲解抑郁伴精神病性症状特点、药物副作用及自杀防范。

4. 护理

• 一级护理,24 h 巡视;

• 睡眠卫生指导、情绪日记、防跌倒/防自缢措施。

5. 随访计划

• 出院后 2 周、1 月、3 月门诊复查;

• 监测 TSH、肝肾功能、体重、QTc;

• 舍曲林目标剂量 100–150 mg/d,喹硫平维持 100–200 mg/d,至少维持 6–9 月;

• 内分泌科 1 月后随访调整甲状腺素剂量。

十三、病程转归(住院 14 天)

• HAMD-17 降至 8 分,幻听消失,自杀意念消失;

• TSH 3.2 mIU/L(已正常),FT4 15.4 pmol/L;

• 能主动参加病区手工小组,制定复工计划。

出院诊断同修正诊断。

病例讨论

十四、讨论价值与内容

1. “功能性”与“器质性”的边界

精神科传统把幻觉视为“功能性”重性精神病标志,但本例提示:当情感症状先于幻觉,且幻觉内容具情绪一致性时,应优先考虑“情感障碍伴精神病性症状”。

2. 误诊分析

• 首诊医师“先入为主”聚焦幻听,忽视情绪背景及既往甲减;

• 未系统评估甲状腺功能,导致错误使用利培酮,可能加重锥体外系反应及抑郁情绪。

3. 多学科合作的重要性

内分泌科及时会诊,纠正甲减,可显著增强抗抑郁药疗效;

MECT 在伴自杀及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中具有快速起效优势。

4. 药物选择策略

• 喹硫平兼具抗精神病和情感稳定作用,且镇静助眠,优于经典抗精神病药;

• 避免使用可能加重甲减或 QT 间期延长的药物。

5. 预后与随访

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复发率高于非精神病性抑郁,需长期随访;甲减若控制不良,可成为复发诱因。

6. 教学要点

• 牢记“先器质后功能”原则;

• 任何首次出现的精神病性症状,必须查甲功、血常规、MRI、脑电图;

• 抗抑郁药与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时,应分阶段调整剂量,避免过度镇静或转躁。

十五、结论

本病例提醒我们:抑郁可伴精神病性症状,而躯体疾病(如甲减)既可诱发又可加重抑郁。系统评估、动态修正诊断与多学科协作,是降低精神科误诊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抑郁发作 (15)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73)
纠错
15 20 9
同行评议(5)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4.3
病例完整4.3
临床实用4.5
诊疗科学4.3
学术价值3.7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5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