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背部皮脂腺囊肿感染,3个月花20万才治愈,糖尿病患者得警惕
背部皮脂腺囊肿,若发生在肥胖糖尿病患者身上,如同一个要命的小炸弹,感染后转为背部痈,继续进展为深部组织坏死,即坏死性筋膜炎,危及生命;
分享一个特别严重患者,年轻男性,就诊广州某著名三甲医院,即刻手术,然后转ICU,当时第一时间伤口:

恶臭,每次换药管床医师都得带两层口罩,向上级医生吐槽;
治疗近1月,患者病情稳定,遂转至本院(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创面修复血管外科)后续治疗:


病例特点:
1. 基础病情特殊:中年患者,当地医院住院时血糖38.8mmol/L,提示糖尿病平时未控制,导致感染难以局限;
2. 创面复杂:初始脓肿切开引流后仍进展,深达肌肉层(冈下肌、斜方肌等),脓腔范围达50cm×40cm,伴大量脓性分泌物;
3. 治疗难点:血糖控制、感染清除、组织修复三重目标,且创面大、潜行腔隙多,传统换药难以奏效;
还有一个难题,患者没有任何医保,经济有一定压力;
治疗过程与改进策略:
1.负压引流控制感染:

两周负压引流后,创面肉芽红润

2.牵拉和多点固定缝合(皮肤-肌肉)缩小创面,闭合潜行腔隙;
第1次是皮缘缝合牵拉,然后表面负压引流,两周后,四周未全闭合,仍有潜行

第2次潜行区缝合固定,然后负压引流压迫皮瓣

四周潜行区闭合

3. 邮票植皮修复创面:
全厚皮片移植:分次取腰部皮片,平片(1cm×1cm), 邮票植皮后皮片成活

3.结局:创面完全愈合,出院前

1月后复诊

经验总结:
1. 合并坏死性筋膜炎,早期的ICU支持是基石:本例患者感染与代谢紊乱互为恶性循环,需ICU级监护稳定内环境;
2. 清创与修复并重负压引流:早期清创,结合负压引流,快速控制急性感染,减少换药次数;
3. 改良VSD应用:早期控制感染,后期固定皮瓣、皮片;
皮瓣修复经验丰富的医生,可能会认为邮票植皮瘢痕大,不建议这个方式修复;
个人观点:大创面变小创面,风险低,手术难度低,安全、有效,可以避免皮瓣或大张植皮术后的并发症,缩短治疗周期;
本院治疗时间57天,总费用接近7万,体重减轻近30斤,血糖稳定、创面愈合出院。
糖尿病患者反思: 发现血糖高时,积极控制血糖,可减少类似疾病发生。若早期发现脓肿时即干预,或可避免进展至坏死性筋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