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和白血病肺部表现的临床综述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在呼吸系统的临床表现

一、核心内容总结
1. 纵隔淋巴结肿大
• 霍奇金淋巴瘤(HL):多累及前纵隔和上纵隔,85%患者初诊时存在纵隔淋巴结肿大,影像学表现为连续、对称性进展。
•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为主,纵隔受累更分散,单淋巴结病变较HL更常见。
• 其他疾病: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髓样肉瘤(MS)也可能累及纵隔,需通过组织活检(如超声支气管镜穿刺)明确诊断。
2. 肺实质病变
• 影像学模式:
– HL:支气管血管型或淋巴管播散(直接侵犯淋巴结或淋巴管)。
– NHL:结节型(单发或多发,可伴空洞)、肺炎型(类似细菌肺炎)、粟粒型(血行播散)。

Radiographic variants of lymphoma. Follicular B-cell lymphoma (A) with pleural effusion (PF) and mediastinal lymphadenopathy (asterisk).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B) with bilateral peripheral nodular opacities (arrow). Lymphomatoid granulomatosis (C) with widespread bilateral nodular consolidation (arrow) with air bronchograms. HL (D) with pleural-based nodularity (arrow) and parenchymal consolidation (asterisk).
肺淋巴瘤的各种表现。滤泡性B细胞淋巴瘤(A)伴胸腔积液与纵隔淋巴结肿大(星号)
外周T细胞淋巴瘤(B)伴双侧外周结节影(箭头)
淋巴瘤样肉芽肿(C)伴双侧广泛结节样实变(箭头),有空气充气征
HL(D)伴胸膜旁结节(箭头),肺实质实变。
• 特殊表现:
– 髓样肉瘤(MS):AML的髓外表现,可形成肺肿块或胸膜结节,需免疫组化(如髓过氧化物酶染色)确诊。
– 肺泡蛋白沉积症(PAP):与髓系肿瘤相关,表现为肺泡内蛋白质沉积,需通过肺泡灌洗诊断。
3. 支气管内病变
• 淋巴瘤:分为系统性淋巴瘤侵犯支气管(NHL多见)和孤立性支气管内病变(HL多见)。
• 白血病:AML可表现为支气管内髓系肉瘤(绿瘤),需活检确诊。
4. 胸膜病变
• 胸腔积液:
– 淋巴瘤患者中30%的HL和20%的NHL出现积液,多为渗出性,需排除感染(如细菌性胸膜炎)。
– 白血病患者中感染是常见原因,但恶性积液(如AML、MDS)需通过细胞学和流式细胞术确认。
• 预后意义:胸腔积液在低级别NHL中可能提示不良预后,但在其他类型中需结合原发病评估。
5. 血管并发症
• 静脉血栓栓塞:白血病患者即使血小板减少仍可能发生血栓,需个体化抗凝(如调整低分子肝素剂量)。
• 假性低氧血症:高白细胞或血小板计数导致血氧检测假性降低,需结合临床和脉搏氧监测。
• 肺动脉高压(PH):与骨髓增殖性肿瘤(如骨髓纤维化)相关,或由药物(如达沙替尼)诱发,需多学科管理。
6. 其他特殊表现
• 髓外造血:见于骨髓纤维化或CML,可表现为胸膜肿块或肺间质病变,放疗可能有效。
• 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主要由纵隔肿块压迫引起,NHL比HL更常见,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
二、关键结论
• 诊断核心:在免疫抑制患者中,肺部表现需优先排除感染,但非感染性病因(如淋巴瘤浸润、白血病髓外病变)占50%,需结合影像、细胞学及组织学综合判断。
• 治疗原则:针对原发病的治疗(如化疗、放疗)是改善肺部并发症的关键,同时需注意药物相关毒性(如达沙替尼诱导的PH)。
• 预后评估:胸腔积液或血管并发症的预后意义因疾病类型而异,需结合具体病理和分期综合评估。
本文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系统性框架,用于识别和管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复杂肺部表现。
最后编辑于 04-24 · 浏览 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