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八旬老汉肺里长出两条“血色蚯蚓”




老年男性。因咳嗽、咯血、呼吸困难2天入院。
既往“脑出血”史3年,不能言语,不能翻身,咳嗽能力中度减弱(咳嗽能力分级3-4级);不能自行进食、排便。高血压史。
本次住院无发热。咳嗽无力,伴少量咯血,色暗红,呼吸困难明显,SPO2 88%左右。
先来一组很有视觉冲击的气管镜下高清图片;
然后再详细汇报病例☀

两条“蚯蚓”,是不是很惊人!!!

两条“蚯蚓”,考虑为患者患者支气管内缓慢出血,患者咳嗽能力明显减弱,形成血栓。中间夹杂痰液,病程第七天行气管镜检查,血栓周围已经机化,形成纤维膜!!!

左主支气管完全堵塞,缓慢渗血


左肺上叶升支支气管。血栓周围已经机化,形成纤维膜!!!

气管镜吸引孔道多次堵塞,吸引困难


组织非常脆,韧度和豆腐类似,一抓就碎,夹取困难

左肺上叶支气管,多次冲洗后血栓似乎向外动了一点儿。
入院

“蚯蚓”取出,左主支气管镜像
下面详细汇报病例:
辅助检查(检验):
①PO2 59mmHg,明显缺氧,一型呼吸衰竭
②D二聚体升高
③白蛋白异常减低,30g/l
④血白细胞异常升高,提示细菌性感染
⑤痰细菌培养提示豚鼠气单胞菌生长






入院辅助检查(CT):







入院辅助检查(下肢静脉超声):

入院诊断:1、重症肺炎 肺不张
2、左主支气管闭塞(痰栓?)
3、1型呼吸衰竭
4、下肢静脉血栓
5、低蛋白血症
6、脑出血后遗症
治疗经过:入院后给予吸氧,心电监测,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细菌培养提示豚鼠气单胞菌生长,该菌为机会致病菌,对于该患者来说,是致病菌吗?)
患者家属拒绝行肺部CT增强扫描,拒绝病原微生物NGS检查,拒绝输注人血白蛋白等治疗;
入院后行气管镜检查,行肺泡灌洗治疗,镜下喷洒冰盐水,1:10000肾上腺素止血治疗。气管镜检查后继续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阿米卡星治疗。治疗10天后复查肺部CT,左主支气管及各叶段支气管通畅,肺部病灶明显吸收。






讨论:
1、该患者咯血原因是什么?呼吸科常见咯血原因如下:肺恶性肿瘤,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栓塞,部分肺部感染等。对于该患者来说,引起咯鲜血的细菌感染其实并不多;因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存在低氧,血压偏低,肺栓塞引起咯血是不能排除的。
2、该患者发病7天,左侧主支气管及多叶段支气管堵塞,血栓就已经机化,支气管铸型形成,气管镜下影像给出了比较清晰的展示。
3、细菌培养提示豚鼠气单胞菌生长,是该患者的致病菌吗?豚鼠气单胞菌属于气单胞菌属,该菌为革兰阴性、兼性厌氧的短小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淡水、潮湿的土壤中,是水源性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可引起感染性腹泻、软组织感染、坏死性筋膜炎等。伤口可有红肿、脓性渗出、伴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受累组织可出现缺血、坏死、溃烂。该菌为机会致病菌,引起肺部感染相对少见。
该患者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有效,但药敏试验提示左氧氟沙星耐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中介,从治疗效果看该菌为致病菌的可能性较小。
一般来说,气单胞菌通常对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三代或四代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敏感,对磺胺、四环素类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在获得药敏结果前,经验性用药建议喹诺酮类或者三代头孢,必要时可联合使用。而严重的软组织感染则需要外科充分的清创和脓液引流。(本段引自文献)
最后编辑于 04-22 · 浏览 2.3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