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准备几种药特点及禁忌
1.PEG电解质散(PEG-electrolyte orasolution,PEG-ELS)
PEG-ELS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肠道清洁剂,主要由PEG-4000和一定剂量的电解质加水混合形成,是一种等渗性溶液,且对肠道的吸收和分泌无明显影响,不会改变炎症性肠病患者内镜及组织学特征。对于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肝硬化腹水等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和孕妇、婴幼儿等特殊患者,PEG-ELS亦是安全、有效的肠道清洁方案。大型随机对照试验提示,PEG-ELS肠道准备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27.7%,其中以恶心腹胀等胃肠道反应常见。作为等渗性泻剂,PEG-ELS偶有水电解质素乱相关不良反应的报道,但研究者发现针对老年患者使用PEG-ELS有导致严重低钠血症的风险,此类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表现,该不良反应可能与抗利尿激素的释放密切相关,相对而言,在PEG-ELS的使用人群中,老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为31.8%~36.2%。低钾血症也是口服PEG-ELS时需要警惕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4.8%。另外有一些罕见的不良反应报道,如高钠血症、过敏反应和胰腺炎等。总体而言,PEG-ELS仍是肠道准备的首选用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PEG作为临床最常用的泻药,国内外相关学者也在低剂量、分次服药等方面进行探索,相关研究提示分次PEG肠道准备方案可降低患者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另外有一些至见的不良反者肠道准备质量和腺瘤检出率。此外,有部分研究指出PEG联合比沙可啶或利那洛肽等辅助药物用于肠道准备也可降低恶心、呕吐、腹胀等不良れ哭反应的发生率。
2.口服硫酸盐溶液 (oral sulphatesolution,OSS)
OSS为国内新近上市的肠道准备清洁剂,是一种主要成分为硫酸钠的渗透性泻药,利用不易被胃肠道吸收的硫酸根作为主要活性成分,提供渗透负荷,发挥清肠效果,同时补充钠、钾离子,以降低水电解质紊乱的发生风险。OSS禁用于充血性心衰、腹水和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OSS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50.9%,以胃肠道反应为主(22.6%),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多项随机对照试验也显示,OSS在保证肠道准备质量和腺瘤检出率的前提下,能够达到与PEG相近的安全性。OSS真实临床应用经验有限,目前尚未有临床意义显著的OSS相关水电解质紊乱或肾功能损伤的报道。由于在肾功能不全和肝功能衰竭情况下OSS应用数据较少指南建议使用OSS对肠道进行充分的水化,并于手术前后对电解质和肾功能进行实验室评估,以降低潜在的水电解质紊乱风险。
3.硫酸镁
硫酸镁在国内应用较为广泛,是一种传统的肠道准备清洁剂,主要通过高渗的硫酸镁溶液将水分从肠道组织内吸收到肠腔中,刺激肠蠕动进而排空肠内容物。国内研究提示硫酸镁肠道准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44.2%。硫酸镁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13.6%)、呕吐(1.2%)等胃肠道反应。硫酸镁用于肠道准备需要注意高镁血症的风险因此不推荐用于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肠道准备。此外,有结肠癌患者使用硫酸镁清洁肠道导致肠穿孔的病例报道,因此存在结直肠癌等可能导致肠腔狭窄相关疾病的患者,在使用硫酸镁进行肠道准备时应考虑肠穿孔的风险。由于镁盐有引起肠黏膜炎症、溃疡的风险,以及造成黏膜形态改变的可能,不推荐炎症性肠病或者可疑炎症性肠病的患者使用。
4.磷酸钠盐 :
磷酸钠盐制剂作为高渗性泻药,主要通过高渗性的理化特点,促进肠道组织中的水分转移到肠腔内,进而发挥导泻的作用。磷酸钠盐的使用有明确的临床禁忌证:年龄<18岁或>65岁,肠梗阻,炎症性肠病或者可疑炎症性肠病,胃肠动力不足,慢性肾脏疾病,电解质紊乱,充血性心力衰竭,较高的心律失常风险,肝硬化或者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等。
磷酸钠盐使用过程中常伴随着大量的体液与电解质转移,发生水电解质紊乱的潜在风险较高。有研究报道,在磷酸钠盐肠道准备过程中,高磷血症、低钙血症、低钾血症的发生率可高达87%、58%稻56%。0dek等报道了1例7岁男童磷酸钠盐肠道准备后出现严重的高磷血症的病例。
此外,磷酸钠盐制剂可能引起急性磷酸盐肾病。急性磷酸盐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可能由于磷酸钠盐制剂中远超生理剂量的磷约50%在肠道中吸收,导致血清磷酸根离子的显著升高,而肾脏只能够排泄其中约14%的磷酸根离子负荷,滞留在体内的磷酸根离子与钙离子结合可能发生全身性组织沉积,发生病理性转移性钙化。韩国一项基于全国范围人群的病例-交叉研究提示,无论患者有无慢性肾衰竭等合并症,磷酸钠盐泻剂的使用均与急性肾衰竭的发生显著相关。因此,国内外指南不推荐常规使用磷酸钠盐制剂用于肠道准备。
5.甘露醇
甘露醇为一种高渗性强脱水剂,口服后不易被肠道吸收并使肠腔内形成高渗状态,促进液体进入肠腔并刺激肠道蠕动和排空。在行诊断性肠镜且无法获得其他泻药时,可考虑选用甘露醇。
甘露醇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39.4%,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度应。此外,甘露醇经肠道细菌代谢后可于肠道内产生氢气、甲烷等爆炸性气体,前期研究提示甘露醇肠道准备者中有60%的患者肠腔内氢气达到爆炸极限,在进行结肠镜电凝或电切等操作时存在气体爆炸危险,故禁止甘露醇用于行电凝、电切等内镜治疗患者的肠道准备。此外,甘露醇具有利尿和升血糖的作用,因此糖尿病患者禁用。
最后编辑于 03-29 · 浏览 1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