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六腑”与“六脏六腑”之争(五)

蔡长福先生认为:是《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医圣张仲景,发现了胰腺并把胰腺命名为“谷”,而且把这个脏器补入了五脏之中,使六脏六腑得以完整,从而与十二经络完整对应。突破了五脏六腑理论的局限,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有承前启后的巨大意义!
胰腺,即谷脏,横在人体的中焦,这个脏器长在胃的下面,后面有筋膜牢牢地固定在十三椎的椎体上,其俞穴也出现在此处对应的脊背上,是人体“升降出入”的核心之所在!
由此可见:足部的三阳经皆可通谷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都与谷脏关系密切!因此三阳之患亦可直接影响谷脏!
所以,胰腺是三阳表证入里的一个重要节点、是腑病波及脏病的一个关键!蔡师认为“谷脏”也是一个“病邪之气”的一个主要的集结地!也是我们判断患者疾病问题所在的一个重要窗口!还是我们解决“腹水”等疾病的一个主要渠道!
正如前面病例的孩子,由胆道问题,而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再到肝硬化,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谷脏”,即“胰腺”!切除了胆,又切除了脾,都没有解决问题; 其后,患者的疾病却还在,也还在继续发展,这是为什么呢?
所谓: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
人体的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更是一个整体!其间的各个部分之间,广泛联系是普遍存在的!
西医的一个较为突出的弊端就是无视这些部分之间的联系,拿其手术来说,往往既不能做到“充分且必要”,更谈不上“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于是很多“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的事情就出现了!上面的病例,就是这样:切了胆,继而又切了脾脏,还要切肝脏!孩子的爷爷奶奶一句话说的到位,“这样切来切去,我们孩子的肚子里还剩什么呢?”这不就是“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吗?而且问题还远远没有得到解决!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
同一个患者的问题,蔡师的中药之所以能起作用,是抓住问题的核心,解决了问题的主要矛盾!而这个问题的关键核心就是“谷脏”,也就是“胰腺”!
又如乳腺癌,有很多患者,明明做了手术,切除了所谓的“病灶”,还进行了淋巴结清扫;而且医生还说:乳腺癌的恶性程度不高!可是术后还是复发了!可见疾病的主要矛盾,还是没有解决。
蔡师说:“谷脏”是人体内十二个脏腑的启动器,又是十二个脏腑营养的源泉,有了这个营养的源泉和启动器,人体才有生命活力,有了生命力,人才能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生命。
蔡师说:胰腺横在人体的中焦,就像在一座桥梁上放了一个水管子一样,营养的转化,全靠这个水管子输送,否则,人体脏腑的营养供应就不能循环周转,没有了这个“谷气”的转化,其脏腑就不能生生不息。
邓小平同志说:假若没有毛泽东同志,中国的革命恐怕还要在黑暗之中摸索很长的时间!
蔡长福老先生认为:假若没有医圣张仲景对“谷脏”及其相关问题的论述,我们将很难找到“胰腺”相关问题的核心之所在!
最后编辑于 03-14 · 浏览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