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中医张胜兵:结肠癌晚期,专家预测仅余一月生命,中医妙手回春

发布于 2024-06-14 · 浏览 1444 · IP 湖北湖北

病例信息

注:以下病案为本人亲诊真实病案,仅供学习参考,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

个人信息:刘某,男,46岁

主诉:乏力3个月

现病史:家属代诉,患者半年前因便血经某三甲医院确诊为结肠癌,手术后又化疗多次,三月前开始消瘦、乏力、纳差,经医院确诊发现有肠系膜淋巴转移,发生了癌细胞转移。半月后,专家劝患者出院,回家准备后事。据有关专家预测,活不过一个月。家属及其本人万念俱灰,经过几个月的手术化疗,早已将人折磨的最后一点希望都没有了,但他们也不打算彻底放弃,于是经他人介绍到我处就诊,并直言:“死马当做活马医,治死了跟医生没有关系,该用毒用毒药,毒死了都跟医生没关系。当小白鼠、试验品、试药也行,只要能给他治就行。”

症见:观患者皮包骨头,面色苍白,毫无血色,纳差乏力,腹部隐隐作痛,身高一米八,体重只有六七十斤,根本不能走路,连看诊都是被抬进来的。舌淡苔少,脉沉细无力。

分析处理

看完病案,我给出的中医诊断是——虚劳。因为病人来的时候已经是属于一种疾病的后期、晚期,可以说是将死之期,基本上没有救了。患者皮包骨头,面色苍白,毫无血色,纳差乏力,舌淡苔少,脉沉细无力等等完全就是气血阴阳俱虚的表现。所以患者的证型为气血阴阳俱虚。我以补气养血,健脾养胃来治疗。为什么要健脾养胃呢?因为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这个时候我只能补气养血、健脾养胃,如果采用攻癌策略,那就是加速他的死亡,无异于是火上浇油。因此,我采用方药是十全五仙汤合五仙散加减。

西医诊断:结肠癌、肠系膜淋巴转移

中医诊断:虚劳

证型:气血阴阳俱虚

治则:补气养血,健脾养胃

处方:十全五仙汤合五仙散加减

拟方:人参10克、黄芪15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10克、当归10克、熟地10克、生白芍10克、川芎10克、肉桂3克、炒五仙各10克、灵芝10克、生姜3片、大枣2个、炒山楂10克、炒神曲10克、炒麦芽10克、炒谷芽10克、炒鸡内金10克。5剂,水煎服,日1剂,分早中晚服用。

二诊:在患者服用了五剂药后,其他的没有什么起色,只有脉象有轻微变化,虽然整体脉象仍然沉细无力,但与之前相比,已显得更有胃气、有神、有根。正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考虑到患者之前极度虚弱的状态,我从脉象的微妙转变中看到了希望。因此,我决定在维持原方的基础上,对药物剂量进行适度调整,将人参的剂量增加至15克,黄芪的剂量提升至30克,再次让患者服用五剂。

三诊:患者的脉象再次出现了积极的变化。脉象从原先的沉细无力逐渐转为稍有力,面色由苍白也开始逐渐转为红润,乏力和纳差的症状也有所改善。于是,将原方中的所有10克药物剂量全部增加到15克,并将肉桂的剂量调整为6克,继续让患者服用五剂。

四诊:各方面症状都有了明显好转,为了防止因过度补益导致气血壅滞,我在新的药方中加入了陈皮10克以行气;同时加入了生鸡内金15克,这并非一味攻伐之药,而是具有消食、化石、软坚散结、抗肿瘤等多重功效。总的来说我在这个时候,是在补的过程当中,轻微的加了一点对肿瘤有作用的药,再吃五剂。为了进一步疏通上、中、下三焦,我们添加了砂仁3克,其芳香性质能醒脾祛湿,进而辅助宣通三焦。同时,蔻仁也具备类似功效,同样使用3克,轻轻一点即可。此外,我还加入了山药15克,这在六味地黄丸中也有应用,能够平补肝、脾、肾三脏。

五诊:患者的饭量、乏力状况以及面色都有了显著的改善。这意味着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升患者的中气。因此,在维持原方不变的基础上,我增加了柴胡6克和升麻6克,用以提升清阳之气,并再次让患者服用五剂。

当这五剂药服完,患者已累计服用了25剂中药,虽然距离一个月的疗程还有五天,但短短25天里,患者的康复速度令人惊叹。他不仅能够自行走路,体重也从70斤增加到了近90斤,之前苍白的面色已经消失,纳差和乏力的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

鉴于患者现已成功跨越“虚不受补”的阶段,我们决定进入下一阶段的治疗——大补。

六诊:再次开出五剂药,这次的药方在之前的基础上增添了鹿角胶、龟胶、阿胶各10克,以及紫河车10克。

服用五剂药后,患者的状况不仅没有恶化,反而越来越好,这完全打破了医生原先的诊断,即患者一个月内必然离世。

七诊:在原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红参10克和桂圆肉10克,以进一步增强其补益效果。

经过这样反复的调整和微调,患者又复诊了五次,服用了25剂药。此时,患者的体重已经增加到了130多斤,基本恢复了正常的身高体重,面色红润,饮食和睡眠也都正常了,乏力的症状也基本消失。

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始终把这位结肠癌患者当作虚劳病来诊治,而不是单纯地看作癌症患者。现在,两个月过去了,我们即将进入重点攻癌的阶段。

十三诊:患者腹部仍然有隐痛,并且每次大便偏稀,配合四君子汤和四神丸。具体方药如下:炒党参15克、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甘草10克(四君子汤)、 炒白芍10克、 炒陈皮10克、 防风3克、 肉豆蔻3克、 补骨脂10克、 五味子10克、 吴茱萸10克(四神丸加减)。 

十四诊:腹部的隐痛和大便偏溏,得到了很好的改善,这个时候我就发起总攻。总攻的方子是:桂枝茯苓丸合膈下逐瘀汤加减。具体方药如下:小茴香3克、桂枝10克、茯苓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桂枝茯苓丸)、红花10克、当归10克、枳实10克(膈下逐瘀汤加减)、丹参30克、半枝莲30克、红藤15克、败酱草30克、蛇舌草30克、鳖甲30克、大贝30克、生半夏10克、乌药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服用了我们特制的“张氏抗癌丸5号”,持续了三个月。此期间的水药方以桂枝茯苓丸与膈下逐瘀汤为基础,根据病情变化进行了适当的加减调整。

三个月后,患者前往原先被认为只能活一个月的医院复查,结果显示癌细胞全部消失。患者和家属对此极为高兴,多年来与我保持联系。

总结与讨论

十全五仙汤

这一方剂在我治疗癌症晚期的实践中,被视为通用的良方,无论患者罹患的是何种癌症,到了病情晚期,我常以此方为基础进行加减调整。然而,对于每一位患者,我们在应用十全五仙汤时都保持着审慎与精准,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而定而不是照搬原方。尤其在这位结肠癌手术后化疗转移,气血阴阳皆显虚弱的患者身上,我们更需细致入微。由于患者已出现“虚不受补”的状况,若使用大剂量峻猛药物进行滋补,恐适得其反。因此,我们选择使用小剂量的十全五仙汤,逐步调整,而非盲目追求大剂量培补。在十全五仙汤的组方中,人参和黄芪的用量通常可以较大,人参可以加到15克,黄芪加到30克,甚至可以更多,但在这位病人身上,我决定使用人参10克,黄芪15克,其他药物各用10克,而肉桂更是只用了3克。这就像是为一个极度口渴的人治疗,他不能大口喝水,只能一点点湿润嘴唇,待其生命反应逐渐恢复后再逐渐增加饮水量。因此,我们仅开出五剂药方,不需要太多。只要一个月之内,如果他还活着,中医就打破了这一预测。

四君子汤

方中人参甘温益气,健脾养胃。白术,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茯苓,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功。

四神丸

方中补骨脂温肾暖脾。肉豆蔻温脾暖胃,涩肠止泻。五味子固肾益气,涩精止泻;吴茱萸温肝肾脾以散寒。

桂枝茯苓丸

本方中桂枝温通经脉而行瘀滞;茯苓健脾养心而利湿;牡丹皮散血行瘀而退瘀热;芍药柔肝理脾调气血;桃仁活血化瘀而破瘀块;芍药、桂枝,一阴一阳,茯苓、牡丹皮,一气一血,桃仁既破且散,共奏活血化瘀,调理气血之功效。桂枝茯苓丸是中医经典方剂,常用于治疗腹部癥瘕,包括肠癌、结肠癌、直肠癌、宫颈癌、子宫癌等,这些病症多与瘀血、瘀阻有关。桂枝茯苓丸与膈下逐瘀汤均是治疗腹部、小腹部、肠部或子宫部,或下焦部肿瘤癌症的重要方剂。

膈下逐瘀汤

本方用当归、桃仁、红花、赤芍、牡丹皮活血化瘀、消积止痛;枳实(枳实代枳壳)合桃仁,一走气分一走血分,两药合用可通腑泻下、调和气血。红藤败酱草是治疗很多肠癌的药对。小茴香乌药,作为引经药,能够引导药效直达腹部,尤其是肠部和子宫,对男性而言还能影响到前列腺和睾丸。由于患者之前的虚劳症状已经得到显著改善,正气恢复充足,接下来是采取攻癌治疗的时机。我选用了三棱、莪术、枳实等具有破气作用的药材,并使用了生半夏这味在肿瘤治疗中表现优异的“毒药”。当然,生半夏的毒性并不强烈。此外,大贝和鳖甲被用来软坚散结,而半枝莲、蛇舌草、红藤、败酱草则被视为抗癌药物。对于活血化瘀,我们采用了桂枝茯苓丸并加入了丹参、红花等药物。

这一成功案例充分展示了纯中医思维和辨证论治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对于药物的选择、剂量的调整,以及何时攻邪、何时补虚、何时攻补兼施,都需要精准把握。若掺杂现代医学思维,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导致患者生命提前终结。

【开方服药请找专业医生进行咨询,切勿自行抓药服药!】

结肠癌 (128)
纠错

最后编辑于 2024-06-14 · 浏览 1444

6 9 8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病例完整性NaN
临床实用性NaN
诊疗科学性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6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