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的患者便秘,中医有话说
PD便秘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排便间隔时间大于2天、排便时间大于30分钟,另有排便费力、每周至少1次排便不尽感或梗阻感及慢泻剂依赖、腹痛等症状。
帕金森病便秘的中医病机
肝失疏泄 肝五行属木,在体为筋,主疏泄、藏 血。唐容川在《血证论》中说:“木之性主于疏泄,食 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人 之饮食先入于胃,经过宣发布散入于肝,肝又将精微 输送到筋,滋养着筋脉,维持着人体的正常活动。又 有《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云:“肝主疏泄大便,肝气既 逆,则不疏泄,故大便难”。由此可知,若情志不舒, 便会导致疏泄不畅,肝郁久则化热耗血伤津,肠道失 去荣润,故而便秘。马云枝教授[7] 认为帕金森病患 者常因手足颤抖、行走不便而导致社交活动减少,产 生自卑心理从而促发情绪低落,导致肝气郁滞,郁久 化火,火伤津液,导致大便难以下行。
肝血不足,无以主筋 帕金森病患者大多年过六 十,肝气已衰,肝阴不足则风动,肝血不足无以主筋关节、筋骨失去濡养,出现震颤等症状。肝主一身之 筋,其所含的“筋”范围很广,可以相当于现代医学的 很多结构,如肌腱、韧带、筋膜、肠系膜、脏腑组织间 的结缔组织、软骨组织等 。清代高世栻认为,肝所 主之筋也包括了胃肠的筋,其能维持胃肠弹性的组 织。因帕金森病患者肝血亏虚,肠道的筋膜得不到 濡润,则肠管失其弹性,推动无力,大便难以下行,发 为便秘。
脾虚失运 李杲的《脾胃论》曰:“百病皆由脾胃 衰而生也”。脾胃为水谷运化之海,为后天之本,食 物在此转化为水谷精微运送至全身,最后将糟粕转 输于大肠。帕金森病患者年老体虚,脾胃虚弱,不能 很好的发挥其功能,导致糟粕内停,发为便秘。随着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中医脾与肠道菌群的关系十分 密切。刘鹏林等认为,肠道菌群平衡是脾脏控制转 运、转化生理功能的体现,肠道菌群紊乱是脾虚的生 物学基础。车轶文等人认为小肠和大肠肠道菌群 的平衡与失衡直接反映了脾脏的功能状态。脾主全 身气血、水谷之运化,若脾的气血阴阳亏虚,则升清 降浊之功能便会影响,导致肠道菌群发生紊乱,久之发为便秘。
脾虚无以主肌肉 脾又主一身肌肉,然脾所主之 肌肉并不单是四肢肌肉,还包括胃肠平滑肌、横膈 肌、骨骼肌等一切肉质组织 。“脾主肌肉”是 指脾通过运化全身的水谷精微来营养肌肉,若营养不足, 则肌肉萎缩软弱,无法发挥正常功能。脾主肌肉亦 可体现在主胃肠之括约肌、平滑肌,脾虚则肌肉失其 供养,无法行使其收缩功能,导致推动不能,大肠蠕 动次数减少,致大便滞留肠道中。
帕金森病便秘的中医治疗
疏肝养血,润肠通便
帕金森病便秘若从肝论 治,应当疏肝养血,肝气畅调,肝血充足,则便秘自 除。刘金涛等人选用大定风珠加减治疗帕金森便 秘,其认为便秘亦责之为肝血不足,肝失疏泄,又因 肝肾同源,故治疗补益肝肾、滋阴增液以润肠通便。 该方中麦冬、生地黄滋阴柔肝,牡蛎平肝潜阳,五味 子、甘草酸甘化阴,制何首乌补益肝肾等,诸药合用 以疏肝柔筋、润肠通便,达到了颤证和便秘异病同治 的效果。张雯舒等选取常规针刺并加用支沟和照 海穴治疗帕金森病阴虚便秘,常规针刺选取太冲、阳 陵泉、百会、风池、太溪等,可柔肝熄风、滋阴定颤,照 海、支沟为治疗便秘之常用穴,诸穴合用,达到了滋 肝止颤通便的效果。王顺等在一项研究中,采用 调神畅情针刺法治疗 PD 伴便秘的大鼠,选取百会、 太阳、中脘、气海等穴,可以醒神开窍,疏肝畅情,结果显示调神畅情针刺组不仅能缓解 PD 患者的震颤 症状,还改善了便秘症状。
补益脾胃,润肠通便
帕金森病便秘若从脾论 治,当治以健脾益胃,只有脾胃运化正常,全身运化 才得以通畅,糟粕方能排出。目前很多研究都证明 此种方法可取得良好的疗效。陈敏等选用针刺联 合益气健脾汤治疗帕金森病便秘,发现针药结合对 于便秘的症状改善可以达到远期的临床效果,方中 黄芪、党参可以补益元气,生白术健脾通便,陈皮行 气和胃,诸药共用健脾益胃。罗思宁等人研究电针 足三里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帕金森伴便秘的临床效果 时显示,二者联合可以解除便秘症状,控制病情。他 们认为针刺足三里可使胃肠道的肌肉收缩功能增 强,使肠管的运动恢复原有的节律,这样有利于促进 排便。李婷用补中益气汤治疗PD便秘患者时,发 现亦可有效改善便秘症状。药理学研究表明,补 中益气汤可有效改善患者功能性便秘症状,是因为 其具有抗炎、抗氧化、调节肠道菌群和神经递质的作用。李立红等选取电针双侧天枢治疗帕金森病 便秘,效果良好,因天枢属足阳明胃经,大肠经之募 穴,故胃经气血调和,则便秘自调。
疏肝健脾,润肠通便
帕金森病患者常因情绪低 落而导致肝气郁滞,进而肝气乘脾,导致脾虚运化失 常,亦可出现肝气犯胃,导致通降不利,进而出现排 便困难。正如《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 脾”。故对于此种原因导致的帕金森病便秘,要疏肝 健脾、和胃以润肠通便。董宏利等 认为帕金森病 便秘可因肝郁气滞,肝气犯脾,脾胃升降失调,肠道 传化异常而致,故而采用润肠丸加减治疗帕金森便 秘患者,治以益气健脾、疏肝和胃、润肠通腑。该结 果显示润肠丸可以缩短帕金森病便秘患者排便时 间,改善粪便的性质、排便的困难程度,增加排便频 次,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又有江红等采用眼针治疗PD,取双眼眶外区上、下焦、肝、脾、肾等 穴位,平刺入皮下,得气后留针 30 min,该研究表明 眼针可明显缓解帕金森便秘、多汗等症状。眼针是 以眼与脏腑、经络的联系为理论,基于五轮八廓学说 创立的,取肝脾区穴可以疏肝健脾,以改善便秘、震 颤等症状。李金容等选用二白汤治疗帕金森病便秘,发现二白汤可以有效的改善便秘症状,因其方中 白术有健脾益气之功,白芍可行柔肝缓急之效,诸药 合用,可同时补益肝脾,达到肝脾同治的目的。
帕金森病便秘从西医来讲是一个运动症状和非 运动症状的集合体,从中医来讲既是颤证,也是便秘,故二者可以异病同治。肝藏血主筋,亦主肠道之筋膜,肝血亏虚,筋膜失养,可同时出现震颤、便秘; 肝失疏泄,气机不畅,亦致便秘。脾主运化,脾虚失 运,肠道菌群失调,大便难下;脾主肌肉,亦主肠道之 括约肌、平滑肌,脾虚肌肉失养,亦可同时出现肌肉 僵直、便秘。帕金森病患者大多是老年人群,气血亏虚,故治疗时要重视补益后天之本,只有脾胃正常, 气血才能生化有源,肝血才能充盈,震颤、便秘等症状才会缓解。 辽宁中医药大学高奥、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海英认为,从肝脾论治帕金森病便秘疗效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