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悟道术法器,体用道法自然
浓缩中医之路,打开医道之门,彻悟道术法器,体用道法自然:看透中医干货,一图尽揽中医真相,治病求本,道理术势器法方药,尽从根本生。学中医,与其他学问有明显的不同,最近在人工智能的冲击下,很多人包括医生,尤其是西医们,开始认识到,中医是最不可能被后天软硬件机器替代的。原来外行还想强加于中医的量化、标准化、机械化,一下子成了反噬中医黑们的子弹。而真正学懂中医,古往今来,都是凤毛麟角,在未学之前,就有一个天大的困难横亘在面前:如何下手?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老虎啃天,无处下手。连中医本质都认识不清,难道就要自己从零开始,抹黑探索学习吗?那岂不是成了自己创造的?成了积累经验试验的后天技术?所以,如何认知,如何开始,成了最重要的问题。什么时候领悟到学读听讲《黄帝内经》费的这些功夫之意义,《伤寒论》自然就解开了,这是一个很自然的道理,明白内经之所以然,伤寒、本草经的其然就知道了。就相当于伤寒论是咱自己掰扯着写出来的一样。条文和药自然而然就应该是那样,那是最好的,最经典的。背过了之后,你也忘不了,为啥呀?自然就应该是那样,自然流淌。一、首先要明白学的是什么,才能走正确的路,正路也才是捷径。中医是道,医道,生命之道,万物之道。行医是治病、养生、修行,是道之体现,修道之辅助。万般经典,不离人身,不离生命。一切的根本源头,皆是道。道无所不在,无所谓在不在,无为无不为,须臾不可离,日用而不知,天道自然之常。本觉妙明,妄为明觉。性觉明妙,觉明为咎。一念无明起,妄想执着生,头上安头,先天本性,一画开天,如影随形。念念有形,形皆有识。波粒物能,众业所感,因缘聚合,万物化生。所以顺此而为,道法自然,自觉自信,觉行修念,则能从根本上影响、修养组成自身后天身形的粒子能量,在物质意识技术器物信息中作真正的主宰,这是认知决定命运,信仰决定生死的源头奥秘。学中医,即后天物质意识返自然本性,先天本性主之,即修行,悟道,吾丧我,不是玄幻,不是科学,不是投机取巧,是踏踏实实的本质、实干、功夫。筏喻助力,非为执守,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踏踏实实的看透放下那些所知障,纯粹干净的本性贯通;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后天返先天,返自然,而先后天阴阳合一归道,如如不动心,寂照常明体。原来就是自己的本来面目,而且真正的众生平等,让自己相信真正的自己,却是世上最难的事。没有正念,不通透,就总想去完全指望后天的器物技术,依赖他人的神秘,而且这样恰恰是骗子们轻松拿捏被害者的秘密。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啊。这正是现代商业社会排序对抗型价值,与圣人倡导和合健康型价值的本质不同,一个人希望人人不如自己,一个是希望人人超越自己。比如:你希望周围比你都有钱吗?你希望周围都是病人吗?古人说:秀才学医,笼中捉鸡,这说明了文化熏陶、三观认知的基础作用。但还有一句话:文人相轻。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没有通透,局限于后天,各承家技,终始顺旧,指望几个秘方妙招,那不是根本,不能贯通辨证,生怕别人知道了,比自己厉害了,嫉妒保守,不思进取,不能体悟、弘扬大道。如果通透了,归根归一了,自然就是圣人之境界,众生真的是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大道真的是归一的,恨不得地狱皆空,人人成佛成圣,就很想见到更多的同道中人,高人,得其人必传,非则勿传,传则必真,真传一句话。方向对了,努力才有用;方向错误,越努力,越危险。二、坚定正念,贯通认知体系。信念决定认知,认知决定命运道法自然,先天本性主之,才是真正的我们自己。一念无明起万物,众业所感化众生。从道从本性,而不是从妄从后天从器物技术。后天物质意识技术原料,不可能创造先天本性的生命,更不可替代先天本性。道之觉性启用,真空生妙有,道生一,即先天本性。先天本性一画开天,如影随形,觉明为咎,能觉被觉一生二,即先后天之最根本的真阳真阴。真阴即后天,即不断妄想执著分别而为阴阳二气,即后天阴物阳气,阴精阳气,即二生三。先天真阳主导阴阳二气化生万物,即三生万物。从道法自然之根,先后天阴阳之本入手,自然可以直接影响阴阳二气、波粒物质能量,影响肉身形体的健康,形神兼修!这就是可以养生治病修行的奥秘。道法自然,即0辨证,无辨之辨,无所不辨。先天本性真阳元炁元神之气机状态,即一之辨证。阴阳之辨、调、和,即二之辨证。精气神之养与害,即三之辨证。天地人之交互,即五运六气三之辨证。先天到后天,体现到时空物能中,即四气调神,春夏秋冬、旦午夕夜、东南西北,少阳太阳太阴少阴,即为生长收藏,化外物为活体,维持并熵减,即可四之辨证。土居中溉四旁,我、生我、克我、我生、我克,即先后天阴阳化五行,木火土金水,生长化收藏,东南西北中,春夏长夏秋冬,酸苦甘辛咸,角徵宫商羽,肝心脾肺肾,等等,即为五之辨证,注意病入五藏半死半生也,不是所有的病都到五藏,五藏不等于五行,中医辨证是无形统摄有形,应象,不是具体化固定化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厥阴风木镇守应急配少阳相火为生发化气分配,神之主,东方。阳明燥金收敛通降容平配太阴湿土为收输布运化,精之处,西方。太阳寒水、少阴君火相互配合寒热沟通,水火既济,心肾相交,气之用,南北上下。三阴三阳,开阖枢,表中里,此为六经辨证。辨证,即探察生机,生命气机状态,从而认识问题,纠正偏失。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内经伤寒经典上处处都是在反复熏陶我们如何辨证,多读经典,必然深得奥妙。脉法,最基础又最难,很多人都认为失传了,亦可以从0123456而贯通,配合,前述多次,可以翻阅,当然更适合当面观摩。踏实下功夫,用心读经典,奇迹就是普普通通的自然而然。很多人辨证的时候,面对藏腑器官,很容易陷入有形化、机械化、标准化、固定化、科学化、物质化等方面的诱导,不知不觉中,就想具体化到哪个器官组织出问题了,有什么病灶了,受到现代观念熏陶的思想,下意识觉得那样才到位、可信、靠谱。尤其是很多现代化的解剖,比如胰藏,血管,三焦、油膜,玄隐遗密上还增加了很多,比如核漠、原膜、六墟等等之类的概念,可能有人会心里打鼓,甚至打怵了,是不是古人研究的不深入不透彻不全面呢?是不是传承中遗失了很多篇幅呢?在学习、理解医学,认知生命人体,辨证治疗疾病等问题上,应该如何做呢?要不要具体明确到哪个器官的哪个物质出问题了呢?这里,一是火候把握,二是坚定方向,缺一不可。注意中医不去固化具体的路线,建立物质模型,这是当今人工智能的数理逻辑推理所擅长的,不是中医理念。不要忘了,生命活性整体观,生长收藏无死角。精气津液血脉,一气耳,都是为了辅助生命本性气机的体现。学习、理解、辨证、分析时,可以有形而下具体某方面的体现,比如五苓散证,有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烦渴水逆等,但更应该是整体观,认知到水停不运,内经伤寒给出的,是典型气机状态、特征、关系、过程,目的也是为了让我们深入气机,整体观察,不但不能局限于人体器官物质,方剂方法也不是局限于这一个病证,这只是一个例子,你整体上、本质上吃透了,抓牢了,就可以推而广之,数之可十,推之可百,可千,可万,这才叫初步的理解本质,活学活用,体用自然了。如果像科学、西医那样,把肿瘤细胞看清楚了,新冠病毒纤毛都数清楚了,又能怎么样呢?依然是全世界束手无策,只能对抗杀戮、切割肉体、杀戮细胞,却无法挽救活的性命。五行之中有五行,每行之中有五行,亦有六经、四气、三宝、阴阳、元炁。六经之中有六经,每经之中有六经,亦有五行、四气、三宝、阴阳、元炁。余者亦推之亦然。结合起来,每一层面,每一点,都是整体观,都是贯通的,一以贯之的,一通百通的,都可以映照整个宇宙,更足以辨证论治,格物致知。或者说:每一个生命、系统、器官、组织,乃至于每个细胞之中,都是整体观,都有六经五行四气三宝阴阳元炁,都可以相互体现活力,缺少任何一点,就是一个病细胞、死细胞。上古天真、四气调神、阴阳应象、六节藏象、移精变气、诊要经终、脉要精微、平人气象、玉机真藏、三部九候、藏气法时、宣明五气…既使是不舍得拿出时间读经典,仅看《黄帝内经》的题目,就可以感受到气机应象的整体生命观。舍宿尚方术,请事斯语。我们学中医,是我们向圣人的高度提升,不是把圣人下降到我们的低谷,借口是美其名曰:我们好理解。还要一本正经的翻译,白话文之类的,那还有智慧吗?请立即停止所有的借口,注意,是所有的借口。也立即停止你据此作出的预判,说看不懂,学不会,没悟性,如果不懂的你,就可以预判如何懂,如何学,那就不是懂,不是学了。悟性是先天本性,如果你后天意识能预判,决定,那就不是先天本性了。请不要用自己的后天意识,断定先天本性自然大道。你以为的聪明伶俐,说不定是妄念丛生,鸡贼庸俗,你以为的呆笨痴狂,说不定是六尘不染,一心清净。若把中医之道矮化为经验(摸石头过河,积累,不断进步,但是医道经典出世即巅峰,传承千万年宇宙皆不变,也从未有后世越来越多的积累经验,从而超越颠覆取代内经伤寒等经典。个人熟练运用程度是包含经验成分,但此并不是医道本质)、科学(后天试验积累经验的学问技术及数理规律)、玄学(把内修自心本性外泛为后天学术干预他人等)、逻辑、哲学(后天意识信息的法则)、规律(后天物质世界的惯性)、唯物唯心(心物二元对立,则不根本,对立则互证皆不对)、理论学术临床(后天知识技术层面),都是对医道的亵渎,更是不懂医道的外行话。不是这些概念不好,而是不够根本,不足以统摄、定义中医之道。如果想用现代人的所谓历史优越感的科学之类指导中医,那更是自我悖论,你自己很厉害才有资格指导别人,问题是你真的很厉害了,为啥要多此一举通过指导你认为的历史老古董来治病呢,为啥不自己直接去治病呢?至于中西结合,那更是外行话,一个通透的先天智慧之道,出道即巅峰,传承千万年,与后天试验试错、积累经验的学科,怎么结合?只能是指导他们别走太多弯路。所以,千万不要拿社会舆论公众认知,来指导中医学习。医道传承,不是后天意识可思议,不是局限在后天物质世界的,不是舆论观念、政治正确投票表决就能治病!众人分析讨论中医,可以促进觉醒,是好事。但是如果众人的议论,多数人的投票,政治正确,七嘴八舌百家争鸣,拿人当小白鼠试验总结,是治病养生的来源和决定者,那世上就没有疑难杂症了,投个票,来个公众认知就出来治病方式了。那样的话古代权贵们最高兴了,甚至不会死了。现代科学都不敢这样屈从于政治正确舆论认知,何况大道!中医之道不是后人在黑暗中摸爬滚打,攒经验搞理论推逻辑做学术,摸着石头过河,也不是七嘴八舌百家争鸣出来的知识学术,也不是盲人摸象乱试药找感觉是不是有效,能不能抓老鼠,而是医道→传承,圣明烛照巅峰际会,圣人经典之光早就照亮了古往今来的路,只要不是故意蒙着眼,就可以从根本出发向着光明不断前进。本质抓牢了,所有的方式方法都可以自然而然。医道是自然而然,大道归一,大道至简,不是经验积累假设学说学术证伪证明科学等等事物,是圣人悟道传承自然智慧。不需要我们自己发明创造,发展创新,需要的是传承!是领悟!是体用!是知行本合一的那个归一的道!是道成术自生,以道御术,道术一体,道常无为而术无所不为!近来的事实,正是公众认知的严重被误导,而且尤其是被利益驱动、广告等误导,被“不会治病、不愿意把病治好、愿意长期终生服药为客户”等误导,医药界不论是国际、政治、经济、贪腐、能力等方面堕落不堪,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反而把这个需要诱导为他们的长期终身利润来源!是可忍熟不可忍!!!也才导致医院医药企业越来越大越多,病越治越多,人越来越拧巴忧虑,比如谈癌色变,庞大的GDP占比,没有一个服用化学药治好了三高,反而越来越依赖药物,全世界的科学面对新冠病毒束手无策,任其肆虐,疫苗打了一次又一次不管用,甚至现在谈疫苗色变,至今为止仍然不会治新冠,人人布洛芬,人人肺结节,喘虚虚,本病不会治,竟然大言不惭的开始治后遗症了!而中医也是,真正懂中医、不西化、不科学化、不异化的,会望闻问切的,会辨证找病根的,凤毛麟角。甚至患者问病怎么得的,医生会很厌恶反感甚至愤怒的,堂堂正正的回应:我怎么知道你的病怎么得的!天哪,你都不知道这病怎么得的,病根是啥,你就轰轰烈烈的打针开药做手术了!所以,社会舆论公众认知,是亟待校正的对象,不是指导治病、学医的源头!最现实的,就有很多人病急乱投医,踩坑无数,以至于产生偏执,偏激,如何解套?要么自学自救,即使是救不了,也可以提升自己的认知,从而具备识别高低正邪的能力,才可能找对救命的人。三、医生的核心价值是临机辨证,治病求本但是目前恰好是在这个最核心的问题上,普遍不辨证,也不会辨证,最基础的脉诊几乎没人会,就是对着症状群凑药物凑方子,凑治疗方法(所谓的“对症下药”)。所有的奇方、神药、妙法、绝招、秘丹、针法灸法焫法手法,都根于正确的辨证。辨证准确,一把黄土也是救命仙丹;辨证错误,人参、灵芝、犀角、麝香等皆是杀人利器,无知无畏的愣头青更是好心办坏事,甚至是蛮横无理、粗糙不可理喻,至于故弄玄虚骗人就更恶劣了。所以医道的核心奥秘、医生的终极能力,就是辨证,而不是搞秘方,其实最伟大的秘方,圣人早就公布在《内经》、《伤寒》等经典里了!少数想辨证论治的,想察气机寻病根的,却很少有人正确认识到“根本”是什么,也无法寻根求本。再进一步会几种常见的“辨证”方法的,经络八纲藏腑气血三焦阴阳微观物质等等也是各种常见的辨证方法之间零散化、乱杂乱化,甚至是相互矛盾,自然不能齐心协力寻病根,绕来绕去自己内心很难判断出来气机病根到底是什么。其实,《黄帝内经》第一句话开门见山就是解决这个根本问题的。所有经典的开头,都是经典的核心奥秘。昔在皇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两句表达:1、展示了先天本性自然的样子。(道)2、包含了0123456完备的贯通的认知辨证体系。(术)明道可知常,成术可达变。具体见之前讲述,当然最好是自己读经典读出来,或者至少是结合起来,讲述是启发提醒,自己读书领悟是本质。内经为常,伤寒为变。知常达变,则入道矣。不知常,妄作凶。只有从根本上信仰、认知大道自然,先天本性,才能认知人体状态。只有从内心智慧中建立一以贯之的0123456辨证体系,才能临机察机寻根,统万事万物而随机决断。治病必求于本,学习治病、解决问题,更是必求于本。所以《伤寒杂病论》医圣仲景,亲身示范,如何从零基础入医道,一通百通: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shù)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明确推广到三阴三阳六经六气辨证,至此临证之术亦备矣。仲景到岐黄,就是后天返先天最好的示范!故而,内经伤寒,开门见山,就苦心孤诣的谆谆教诲,和盘托出医道学习的最根本的奥秘,可惜很多人就是视而不见,无缘对面不相逢!这真是认知决定命运!所以,简明的学中医之正道:1、先正三观,立信念大道归一至简,道法自然,一体同源,先天主之,心生外物,万物一理,追根溯源,为道日损,越简单圆融。医道需传承,不需要也不是发展出来的,不是理论实践创新经验试验科学哲学玄学之类的后天非根本概念所能统摄。2、放下一切借口读经典,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用心下功夫,一以贯之,一通百通,道觉性元炁先后天阴阳三宝三才四气五行六经,建立完善贯通的认知辨证体系。经典是开悟得道圣人智慧,本自具足圆满究竟,能生万法,更能生方药,统百病。3、四大经典即内经、伤寒、难经、本草经道理法方药术势俱全,内→难→伤→本,原文正体藏智慧慈悲。千万别看后人注释、自创书籍及后世所谓门派经验,以免被不完善的只见浅见片见误导,一旦三观方向出问题,越努力越倒退。4、道成术自生,以道御术,道术本合一医道是自然而然的本来本性,是修行之助,不是后天割裂的所谓理论实践之类,悟到了,本来如是,通达无障,道常无为而术无所不为。活学活用,信念坚定,灵犀直指根本,出手即为上工神机。5、临床工作是象思维,应象,现场活人应象辨证发现病机,比面对文字表达分析更重要。医案只是知行合一之体现,验证所学所悟是否存乎一心,合乎自然,不是反过来验证经典,更不是从不完善的现实学中医。应随时忘掉,不断重温经典,让自己的身心感应回归中正平和,坚定信念,遇难而凭之化解,不被其难所阻碍,也不因现实案例而沾染偏性和缺陷,陷入后天局限,无法灵明觉知。如此,也就不会出现孙真人说的再学三年,反而不会了,越来越难了,必然会越来越贯通,圆融,自然,轻松,体系越用越熟练,熟能生巧,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焉!助祝每一位有心人,有志者,心想事成,志意和合。弘扬大道,人人有责,时不我待!
最后编辑于 03-11 · 浏览 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