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家师包识生之伤寒六气(淫)表证从化论

发布于 2022-06-28 · 浏览 1800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31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四川-海天、chenboDr 2人推荐


img
风寒暑湿燥火,名为六气,又日六淫,乃天地间六种不同之空气,能淫乱人身气血,故得是名也。六种之中,又别为二类,以寒热为提纲,变化成为六气,即风化暑,暑化燥,寒化湿,湿化火是也。夫空气之温者日风,清者日寒,热空气挟有水份曰暑,无水份曰燥,寒空气挟有水份日湿,无水份即能化火也。虽有六气之名,其实空气之冷暖而已。

previewplay video

若六气当令之时,起居失调,六气即能淫入人身,立刻发病,其发病之症候,恰似六气之常态,而现其病状也。又六淫感人,又有半途变其病态者,又有因起居治疗所误事,而变其病态者。如病人初起为风或寒,因天时之炎凉变幻,或居住之寒热失宜,或误服温凉之药品,皆能变其六气之病态,不可不知。大概普通外感,由六淫直中者少,由半途变态者多也。夫六淫感人,以寒为最多,亦以患外感者,每因衣服单薄,而致感寒而生病也。其次则为风。其他四种,由直接感受之机缘尤少也。故经曰:风寒为六淫之父母,诚以风集二气,能变生暑火湿燥者也。夫风寒能变化暑火湿燥之症,多随人气体之感合,或治疗之错误而成。风姓属热,热盛为暑,暑盛液枯,则为燥也。寒性属阴属寒,寒极生热,则化湿,湿盛液干,则化火也。此风寒二邪,变化之自然性也。然风何以能化暑?因风热中人,身热多汗,治用辛凉,则风邪可散,风可清。若其人素体本热,或误以辛温助其热,热更盛,汗更多,即为暑病,治用甘寒以却暑,若误以表剂伤其液,则液涸而成燥病矣。纵不误治,而起居不调,或素体多火,邪热内蒸,而汗大出,其热愈炽,亦为暑病,待热久液涸,亦化燥也。然寒何以能化湿?因寒邪伤人,形寒无汗,治当辛温,以发表,则寒去邪罢,若以辛凉之品,汗不能出,邪无所去,外寒内热相蕴,水份氤氲日久,寒极生热,而化为湿热,或寒湿症也。故伤寒论湿病,概因伤寒转属而成。若素体本热,或过用温剂,湿涸液干,变为火病矣。此风寒二性之变化暑火湿燥之因也,间亦有寒变暑燥,风化湿火者,总属少见,不能如此之顺而易也。

img
按六气虽能直接淫人,若人体气血强固,虽淫而不能人。若人身素具有六气之同类性者,尤易发生其病也。是故无论何气淫人,恒随其人体之固有常态,而可变化其病状焉。故同一空气中之人,所感受之病状,同者固有,不同者实居多数,是即其人素体固有之常性,而变其病态也。如三人同时得病,有属风者,有属寒者,有火有湿者,各不同也。固有常态今以固有体质命之,常以实之郁、瘀、积(痰湿水饮),虚之气血精阴阳虚为多。

故风化暑,暑化燥,寒化湿,湿化火,此为外传从化。又复加实之郁、瘀、积(痰湿水饮),虚之气血精阴阳等内变而从化。今以内从化为多。此乃家师识生伤寒六气表证从化之精要。

附录:包识生伤寒章节六气表证从化表

img

img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800

4 24 7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