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毅讯|Circulation:心梗病人非犯罪血管的斑块性质很重要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往往合并多支非犯罪血管的多处病变。然而,对于非犯罪血管的评估,从复发心血管事件的角度而言,到底是狭窄的程度重要,斑块的稳定性重要,还是斑块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重要呢?目前,没有明确的临床证据。相对而言,非犯罪血管的评估方法之间的比较,在狭窄严重程度和功能学评估方面的比较研究较多,也有结论不同的证据。近期,Circulation杂志发表了一项来自我国于波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结果,比较了斑块狭窄严重程度和斑块稳定性的研究,探讨了这一话题。
本研究在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对1312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成功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对所有3条主要心外膜动脉进行了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患者和病变根据以下两个标准进行分类:(1)是否存在1个或多个非罪犯血管的造影狭窄(直径狭窄≥50%);(2)是否存在1个或多个具有高危形态的病变,定义为OCT检测到的薄帽纤维斑块(TCFA)。患者随访时间最长为5年(中位数4.1年,四分位数范围3.0–5.0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包括心脏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计划外的冠状动脉血管重建。
研究结果显示:总体而言,492名患者至少有1个非罪犯血管的阻塞性病变,其中352名患者有单个病变,140名患者有多个阻塞性非罪犯血管病变。造影阻塞性非罪犯病变的存在和数量与OCT检测到的TCFA的比例和数量相关。在病变水平上,阻塞性病变中TCFA的患病率是非阻塞性病变的两倍。有阻塞性非罪犯病变的患者总体MACEs的风险增加(17.7%对比12.8%;风险比[HR],1.39 [95%置信区间(CI),1.02–1.91]),非罪犯病变相关的MACEs风险也增加(8.7%对比3.9%;HR,2.13 [95% CI,1.26–3.59])。当根据TCFA对患者进行分类时,结果相似。随着非罪犯血管中阻塞性狭窄或TCFA的数量增加,总体和非罪犯病变相关的MACEs发生率更高。阻塞性病变和TCFA的病变特异性HR分别为2.03(95% CI,1.06–3.89)和2.39(95% CI,1.29–4.43)。在同时引入这两种特征的患者水平和病变水平的多变量分析中,OCT检测到的TCFA(而非造影阻塞性狭窄)可独立预测复发性MACEs。

「毅讯点评」
本研究通过队列研究分析发现,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至少一条非犯罪血管存在50%以上的狭窄或存在薄壁纤维斑块(TCFA)的患者中,存在TCFA的不稳定斑块患者与5年更差的心血管结局紧密相关。本研究结果凸显了对冠脉斑块稳定性的评估的重要意义,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研究虽然作为真实世界队列研究数据,但由于提出了非常有临床价值的问题,经过缜密的论证,也可以登顶心血管顶刊,值得借鉴和学习。

最后编辑于 02-04 · 浏览 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