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血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是血液科的危重症,表现为造血功能衰竭及全血细胞减少引起的严重感染、出血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一线治疗方案为强化免疫抑制治疗(IST)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年龄小于50岁的患者如果有匹配的同胞供者可以首选同胞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MRD)。近年来替代供者移植包括单倍体移植、脐带血移植及无关供者移植发展迅速,其疗效不亚于同胞供者移植。特别是脐带血移植(CBT)对配型要求低,为那些没有合适供者的SAA患者提供了新的治愈希望。
难治性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可考虑替代供体移植。法国学者开展了一项前瞻性全国2期研究,评估非血缘脐带血(CB)移植(CBT)在难治性SAA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APCORD方案),结果发表在2018年Blood杂志。研究纳入了26例一线免疫抑制治疗无效的SAA患者(中位年龄16岁)。脐带血选择至少4/6HLA相合,冷冻有核细胞(TNC)≥4.0×107/Kg。预处理方案包括氟达拉滨(FLU)、环磷酰胺(CY)、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和2 Gy全身照射(TBI)。中位随访38.8个月,23例患者(88%)植入;II-IV级急性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45.8%和36%。1年时23例患者存活,总生存率(OS)为88.5%,2年生存率为84%。研究认为对于难治性SAA且没有匹配供体的年轻人来说,非血缘CBT是一种有价值的治疗选择。
日本学者对于接受脐带血移植(CBT)的成人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采用不含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的全身照射(TBI)预处理方案开展了一项回顾性研究,结果发表于2021年Annals of Hematology杂志。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在2000年至2018年期间115名接受CBT的特发性AA成人患者,他们使用含有TBI的降低强度预处理(RIC)方案,不含ATG。CBT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1岁(16-68岁)。低温保存的UCB单元总有核细胞和CD34+细胞的中位剂量分别为2.5× 107/kg和0.7× 105/kg。幸存者的中位随访期为47个月,4年总生存率(OS)为64.3%。II-IV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累积发病率为27.8%,4年累积慢性GVHD发病率为25.9% 。在多变量分析中,与较高的中性粒细胞植入显著相关的因素是CB单位CD34+细胞剂量≥0.7× 105/kg和TBI总剂量为4Gy。研究认为不含ATG的含TBI的减低强度预处理方案适用于接受CBT的AA患者。
基于前期的这些研究我们设计了治疗SAA的含低剂量TBI的预处理方案。在此向大家介绍我们近期应用脐带血移植治疗的两例SAA患者。

第一例女性患者,35岁,再障病史5年余,依赖输血治疗。于2024年2月23日接受脐带血移植预处理,单份脐带血9/10相合,总有核细胞(TNC)2.73× 107/kg,CD34+细胞1.67× 105/kg。于第19天中性粒细胞植入,第24天血小板植入。移植后8月停用免疫抑制剂,患者无明显排异,回归正常生活状态。
第二例男性患者,36岁,再障病史10余年,有糖尿病史,长期依赖输血治疗。于2024年4月12日接受脐带血移植预处理,单份脐带血7/10相合,总有核细胞(TNC)2.85× 107/kg,CD34+细胞1.68× 105/kg。于第15天中性粒细胞植入,第26天血小板植入。现移植后8月余,停用免疫抑制剂,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脐带血能够快速获得,适合急需移植的SAA患者。而且脐血移植后慢性排异发生率更低,生活质量更佳。我们应用含低剂量全身照射(TBI)的移植调理方案,移植副反应轻,可以显著提高脐血植入率。脐带血移植为那些没有合适供者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带来新的治愈希望。
参考文献
1. Unrelated cord blood trans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refractory severe aplastic anemia: a nationwide phase 2 study. Blood 2018
2. Total body irradiationcontaining conditioning regimens without antithymocyte globulin in adults with aplastic anemia undergoing umbilical cord blood transplantation. Annals of Hematology 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