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面# 应用臀上动脉穿支岛状皮瓣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修复骶尾部压疮


病例信息
【患者信息】:患者 郑某,男,56岁。
【主诉】:骶尾部皮肤红肿、破溃7个月。
【检查】:专科查体见创面分布于骶尾部,可见瘢痕组织形成,中心破溃且伴腔隙形成,范围约4cm*3cm,其内可见脓性分泌物渗出,未闻及恶臭味。创周未见炎性浸润。

【临床诊断】:骶尾部压疮
【治疗经过及结果】: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化验检查,取创面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择期行皮瓣覆盖创面。

入院第三日分泌物培养及药敏提示:大肠埃希菌 对头孢类抗菌素敏感
入院后第3天行骶尾部瘢痕切除清创术+臀大肌上位肌皮瓣修复术+创面封闭负压吸引术。

术后第8天拆除负压装置后见皮瓣完全存活,供区切口愈合良好。


出院时照片

总结与讨论
近些年穿支皮瓣发展使皮瓣外科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穿支皮瓣优点为较少的供瓣区并发症;保留了肌肉;灵活的设计及多功能性;受区外形美观,减少了康复的时间等。穿支皮瓣保留了肌肉,获得了功能和美观的术后效果。
应用臀上动脉穿支肌皮瓣对骶尾部褥疮创面进行覆盖,术后皮瓣无臃肿,外形良好,褥疮无复发,臀大肌功能基本正常。臀上动脉穿支肌皮瓣血供丰富,可应用皮瓣范围大,切取方便,操作简单,保留大部分臀大肌,无需植皮,是修复骶尾部难治性褥疮的理想方法。
最后编辑于 01-05 · 浏览 2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