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国家六部门联手扩大基层药品种类

发布于 2024-12-04 · 浏览 483 · IP 浙江浙江

按:

刚学习文献【1】,医院缺少周转资金,我把它比作电影上甘岭,现在又看《国家六部门联手扩大基层药品种类》;还有后续跟进评论员文章《吹响解决基层用药难的号角》。从新闻物性角度分析,提示基层用药缺乏“弹药”情况是相当严重了。因为,现在退休,不上班,难以了解医院实际情况,但从药店购药所遇,对医保报销药,药店少有积极性,内部人士解说:医保不付钱,卖出药,药店得自自赔付,医保不付钱。这此体会,是个体感受。但凭着自己对新闻报告的认知,报道什么好,就是什么问题出现严重性的特征,反向思维,临床线的短缺药,是存在比较大的严重性了!

2024-12,04,19:35 收录,辛老师

文献

【1】升级医保预付金制度,更好发挥政策效能

升级医保预付金制度,更好发挥政策效能


国家六部门联手扩大基层药品种类

健康报,2024年11月25日(头)

本报讯(记者 吴少杰)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医保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机制扩大基层药品种类的意见》提出,规范和优化基层用药种类,建立健全基层药品联动配备使用机制、基层药品集中供应配送机制、基层药品短缺预警处置机制。


《意见》提出,省、市级卫生健康委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和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的药品为重点,组织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需求评估,指导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县域内相关单位(紧密型医联体牵头医院等)组织制定县域用药遴选和调整规则。紧密型医联体牵头医院根据遴选和调整规则统筹确定紧密型医联体用药目录,注重上下转诊用药需求,做好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用药种类衔接,规范扩展基层联动药品种类。紧密型医联体用药目录应当根据临床用药需求变化、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等情况实行动态调整,调整周期不超过1年。


《意见》要求,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指导县域内相关单位(紧密型医联体牵头医院等),建立区域处方集中审核制度,进一步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用药行为。紧密型医联体可作为整体研究确定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的品种数量,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病用药不受“一品两规”限定。鼓励药师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平台开展相应药学类服务项目,提供药学门诊、长期处方管理和延伸处方、居家药学服务。


《意见》强调,对基层反映的药品配送问题,省级卫生健康部门会同医保部门畅通沟通渠道,建立协作机制,完善药品供货企业管理制度,定期集中配送所需药品。鼓励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县域中心药房(共享中药房),优化上下级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供应和用药衔接渠道。紧密型医联体应合理设置急(抢)救等重点药品库存警戒线,及时上报药品短缺和处置应对情况,统筹做好成员单位间药品余缺调度和调配使用。紧密型医联体建立缺药登记制度,缺药登记频次较多且经评估确有必要的,及时纳入下一年度上下用药衔接范围。


《意见》明确,2024年底前,省、市级卫生健康委指导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及时调整用药目录并建立动态优化机制,加快建立处方集中审核制度,药品配备品种数低于本省份基层用药品种数平均值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需求适当增加用药品种,医保定点的村卫生室配备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病用药基本与乡镇联动。自2025年起,乡镇卫生院用药品种与县级医院保持联动,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持续优化用药品种,以省为单位分类明确县(市、区)域内基层用药采供用报联动管理机制化措施。到2027年,紧密型医联体内药品联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建立,人民群众基层用药可及性和药学服务获得感不断提高。


专家解读见今日第4版——


全力保障基层用药安全可及

【2】文

吹响解决基层用药难的号角

健康报,2024年11月25日(头)


本报评论员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改革完善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机制扩大基层药品种类的意见》,对加强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机制建设,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常见病用药种类作出详细部署。《意见》的出台,吹响了解决基层用药难的号角。

2023年,基层诊疗量占比已达5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为患者提供便捷、高效医疗服务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基层用药难问题尤为突出。首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的药品种类有限,许多常见病、慢性病的常用药物被排除在目录之外,导致下转患者到基层就诊时往往面临转诊用药衔接不畅的问题。其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学人员数量少、用药知识更新慢、药学服务能力不足,对于一些基层适用的药品不敢用、不敢配。再次,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量较少或地处偏远地区,企业配送积极性不高,导致药品供应不稳定、时常断供。此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院间存在处方查询、互认共享等方面的困难,转诊患者用药难以实现上下联动。

扩大基层药品种类,解决基层用药难问题,是强基层的务实举措,不仅能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还能促进分级诊疗的落地落实。《意见》明确提出规范和优化基层用药种类,建立健全基层药品联动配备使用机制、基层药品集中供应配送机制、基层药品短缺预警处置机制,为破解基层用药难题给出了“全套”解法。

基层药品服务管理涉及主体多、政策链条长、关联领域广,仅靠单一部门、单一措施、单向发力是不够的,需要部门联动、政策联动、多向发力。可以看到,《意见》处处体现了“联动”的工作思路,无论是对药品种类的扩充配备使用,还是对药品供应配送、药品短缺的预警处置,都明确了联动管理的措施。这一系列政策部署,都是为联动解决基层用药难题开出的“良方”。

药品的生产、供应、配送、使用、监管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相关部门和单位在顶层设计、机制建设上形成合力,在具体落实中发挥好联动效能。针对药品配送和短缺问题,卫生健康、工业和信息化、药监等部门要建立更顺畅更及时的沟通渠道。基层药品扩充配备后,医保考核和医保报销政策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此外,还需加强处方前置审核和处方点评,强化基层药师队伍培养,提升药学服务水平,保障患者合理用药。

随着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机制的不断深化,基层用药长期以来存在的各种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期待在联动效能的助推之下,基层整体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患者在基层看病就医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高血压 (710)

最后编辑于 2024-12-04 · 浏览 483

1 收藏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