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化外泌体用于创面修复的研究进展:当前研究与未来展望
人皮肤约占人体体重的7%,面积约2平方米,皮肤的功能包括抵御病原体、调节体温、产生感觉、合成维生素D等。烧创伤、压力性损伤、放射性损伤等物理化学因素及糖尿病溃疡、皮肤恶性肿瘤等病理因素出现时,皮肤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形成各类创面。
由于皮肤是外部环境和体内器官之间的解剖屏障,形成创面后会导致感染、局部功能障碍和瘢痕形成,最终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着慢性病的患病率升高和人口老龄化加剧,糖尿病溃疡、 压力性损伤等慢性创面逐年增多,加之烧创伤所形成创面,也让创面修复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外泌体作为一种由细胞自然分泌的纳米级细胞外囊泡,具有许多优点,包括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毒性和低免疫原性。这些特性使它们成为生物工程应用中非常有前途的治疗载体。
工程化外泌体为创面修复提供了新的有希望的途径,但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并确定创面愈合过程中具有特定活性成分,并明确其如何促进组织再生及其驱动因。通过对外泌体进行目标改造,我们相信工程化外泌体在创面修复中具有特定功能和靶向组织特异性,从而提高其治疗效果并减少潜在的副作用。
最后编辑于 2024-11-01 · 浏览 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