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升高但还没达到糖尿病,这样做能够逆转!
糖尿病前期,作为 2 型糖尿病(T2DM)发展的前奏阶段,其重要性不容忽视。这一阶段的患者,血糖水平虽高于正常范围但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却已面临着极高的 T2DM 转化风险。据统计,全球约有数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他们是未来 T2DM 患者的主要来源。因此,如何有效干预糖尿病前期,防止其进一步转化为 T2DM,成为了糖尿病预防工作的重中之重。
2024 年 9 月 9 日~13 日,第 60 届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 2024)年会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来自德国蒂宾根大学糖尿病和代谢疾病研究所的 Andreas L. Birkenfeld 教授和印度 Dr. Mohan 糖尿病专科中心的 Viswanathan Mohan 教授针对糖尿病前期达到缓解生活方式干预的目标及缓解的机制进行了报告,让我们对糖尿病前期缓解的理解更进一步。本文将梳理精彩内容,以饕读者。
糖尿病前期缓解新理念提出,缓解机制大揭秘!

图 1 Andreas L. Birkenfeld 教授会议视频
首先,Andreas L. Birkenfeld 教授指出,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指南将空腹血浆血糖在 100 mg/dL(5.6 mmol/L)至 125 mg/dL(6.9 mmol/L)、或 75 g 葡萄糖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负荷后 2 小时血浆血糖在 140 mg/dL(7.8 mmol/L)至 199 mg/dL(11.0 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 5.7%~6.4%(39~47 mmol/mol)定义为糖尿病前期。
早期识别和治疗糖尿病前期人群,可降低或延缓糖尿病及其相关心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疾病的进展。改善糖调节受损人群的远期转归。这需进行多方面的干预,包括生活方式干预、体重控制以及针对血糖、血脂、血压异常控制的药物治疗等,其中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为首选干预手段。
Andreas L. Birkenfeld 教授接着分享了糖尿病前期生活方式干预研究(Prediabetes Lifestyle Intervention Study, PLIS)达到糖尿病前期缓解机制的最新结果,该结果也在美国糖尿病预防计划(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DPP)中得到验证[1]。
研究共纳入了 PLIS 和 DPP 中体重下降至少 5% 的受试者,根据干预 1 年后血糖是否恢复正常分为应答者(空腹血糖、餐后 2 小时血糖、HbA1c 均正常的糖调节状态,图 2)和无应答者(仍符合 ADA 对糖尿病前期定义的任一标准)。应答者即达到糖尿病前期缓解。受试者进行了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分泌、内脏脂肪和肝内脂肪含量的评估。

图 2 PLIS 研究流程图
对应答者与无应答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依赖于体重减轻的糖尿病前期缓解是由胰岛素敏感性增加驱动的(图 3)。两组的肝内脂肪含量(IHL)均有所下降,而应答者的内脏脂肪面积(VAT)降幅大于无应答者(图 4)。

图 3 胰岛素敏感性与分泌趋势图


图 4 两组身体脂肪含量降幅差异
因此,这部分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前期缓解机制在于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和内脏脂肪的降低。达到糖尿病前期缓解可使糖尿病的发生风险下降 74%。
Andreas L. Birkenfeld 教授团队进一步分析了生活方式干预体重增加但仍达到糖尿病前期缓解的人群。这部分研究选取了 PLIS 中体重增加的 234 名受试者。同样将达到糖尿病前期缓解的受试者定义为应答者,应答率仍有 22%(图 5)。这意味着生活方式干预尽管使部分受试者体重增加,依然可恢复正常的血糖调节。

图 5 无体重减轻和体重增加的糖尿病前期缓解情况
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到体重增加的应答者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 β 细胞功能均有所提高(图 6)。应答者皮下脂肪组织增加而内脏脂肪组织并未增加,而无应答者内脏脂肪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图 7)。由此可见,两组的区别在于内脏脂肪而不是肝脏脂肪。
类似地,非体重减轻达到糖尿病前期缓解也可使糖尿病的发生风险下降 71%。

图 6 糖尿病前期无体重减轻的缓解机制

图 7 两组内脏脂肪组织差异
据此,从 2 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视角审视,内脏脂肪组织的累积与非应答群体罹患 2 型糖尿病的风险呈正相关增长态势,这凸显了内脏脂肪在调节胰岛素敏感性和分泌功能中的核心影响,进而在糖尿病前期患者接受生活方式干预而体重未显著减轻的情况下,对病情缓解构成了至关重要的阻碍因素。
综上所述,Andreas L. Birkenfeld 教授指出糖尿病前期达到缓解能有效降低 2 型糖尿病发病,应该将糖尿病前期缓解作为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主要治疗目标。
根据 Andreas L. Birkenfeld 教授团队的结果展望未来,探索针对特定糖尿病前期群体的定制化饮食与运动方案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开发安全性更高、具备成本效益优势且专门作用于内脏脂肪的药物,也将成为科研领域的一个新兴且富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糖尿病「逆转」的黄金期!亚洲人群如何实现糖尿病前期缓解?

图 8 Viswanathan Mohan 教授会议视频
随后,印度 Dr. Mohan 糖尿病专科中心的 Viswanathan Mohan 教授在本次大会中分享了对南亚糖尿病前期人群研究的一些最新结果。
Viswanathan Mohan 教授首先强调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IFG)与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IGT 患病率北美最高,东南亚最低;而 IFG 则恰恰相反。在印度,IFG 的患者人数是 IGT 的 2 倍。既往干预研究纳入的糖尿病前期患者为 IGT+/-IFG,尚无研究纳入单纯 IFG 患者。那么,干预 IGT 和 IFG 人群在预防糖尿病方面的作用是一样的吗?
Viswanathan Mohan 教授分享了在印度开展的糖尿病社区生活方式改善计划(The Diabetes Community Lifestyle Improvement Program,D-CLIP)对糖尿病预防的研究结果[2]。
该研究纳入了单纯 IGT、单纯 IFG 或 IGT + IFG 的超重/肥胖成年患者,接受标准生活方式建议(对照组),或基于美国糖尿病预防计划(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DPP)制定的为期 6 个月生活方式干预(干预治疗组)。干预治疗组在 4 个月后需要时可追加二甲双胍治疗。
研究发现,干预后,单纯 IGT 者 2 型糖尿病发生率下降 31%,IGT + IFG 者下降 36%,单纯 IFG 仅下降 12%。
一项荟萃研究发现,生活方式干预并不能减少单纯 IFG 者 2 型糖尿病的发生。为什么 IFG 和 IGT 会有这样的差异呢?
根据前面提到的糖尿病前期缓解的定义(图 2),Viswanathan Mohan 教授向我们展示了 D-CLIP 对糖尿病前期缓解作用的最新结果。令人惊讶的是,单纯 IFG 患者达到糖尿病前期患者的比例最高,这可能与 IFG 与缓解的标准较接近有关。进一步分析发现,印度人群只需要减少 2.5~5 kg 体重即可达到糖尿病前期缓解,远低于欧洲白人需要达到的 15 kg 减重。印度人群糖尿病前期的缓解也与胰岛素分泌改善密切相关。
最后,Viswanathan Mohan 教授着重强调,糖尿病确诊后的最初五年期间,胰岛 β 细胞的功能并未完全丧失,意味着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内仍保留有一定量的 β 细胞。这些细胞中,大多处于非活跃或去分化状态,不具备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基于此,在糖尿病发展的早期阶段,采取诸如减轻体重、饮食调整以及适度锻炼等干预手段,有望促进胰岛 β 细胞健康状态的恢复与功能的改善,从而实现糖尿病的有效「逆转」。
专家点评
糖尿病前期是 2 型糖尿病发生的过渡阶段。多项随机对照研究显示通过生活方式有效干预糖尿病前期能降低其向 2 型糖尿病的转化,但除体重减轻以外的糖代谢干预目标及机制尚不明确。Andreas L. Birkenfeld 教授率先提出了糖尿病前期缓解的定义,即基于空腹血糖、餐后 2 小时血糖、HbA1c 判断的正常糖调节状态,并首次建议将糖尿病前期缓解作为糖尿病前期的干预目标,在临床上非常具有指导意义。有意思的是,机制上与 2 型糖尿病缓解不同的是,糖尿病前期缓解主要依赖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而非胰岛分泌功能改善,并与内脏脂肪减少相关。此外,即使无体重减轻的糖尿病前期患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也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最终获得缓解,再次明确了所有糖尿病前期患者生活方式干预的获益。
Viswanathan Mohan 教授团队则发现单纯糖耐量异常和单纯空腹血糖异常接受生活方式干预后糖尿病前期缓解率并不一样,在印度人群达到糖尿病前期缓解的减重幅度也远低于欧洲白人。
鉴于以上 2 个团队的研究结果,以糖尿病前期缓解为目标在中国人群的生活方式或药物干预措施、达到缓解的机制、对微血管和大血管的长期获益值得进一步研究。
专家介绍

刘玥隽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博士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获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A 类资助。
擅长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脂肪肝、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结节等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的诊治。
2020 年起在中山医院开创「肥胖综合治疗专病门诊」,通过多维度评估患者生活习惯与肥胖及相关合并症情况,予以个体化的强化生活方式干预、运动指导、药物治疗,获得患者广泛好评。
参考文献
1. Sandforth A, von Schwartzenberg RJ, Arreola EV, et al. Mechanisms of weight loss-induced remission in people with prediabetes: a post-hoc analysis of the randomised, controlled, multicentre Prediabetes Lifestyle Intervention Study (PLIS).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3 Nov;11(11):798-810.
2. Weber MB, Ranjani H, Staimez LR, et al. The Stepwise Approach to Diabetes Prevention: Results From the D-CLIP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Diabetes Care. 2016 Oct;39(10):1760-7.
最后编辑于 2024-10-11 · 浏览 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