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药”的暗面:安非他明与精神疾病风险的关联
“聪明药”——一个听起来能让人变聪明的神奇词汇,实际上指的是用于治疗ADHD的中枢兴奋剂类药物。这些药物包括哌甲酯和安非他明,被一些人滥用以提高注意力和工作效率。然而,最近《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安非他明可能与精神疾病和躁狂症风险增加有关。本文将为您解读这项研究,并探讨其对临床应用的影响。
研究概述:
美国麦克莱恩医院的研究团队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揭示了安非他明与精神疾病和躁狂症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使用了麻省总医院百瀚医疗系统的电子医疗记录数据,分析了2005-2019年间首次因精神疾病或躁狂症入院的16-35岁患者。
核心数据结果:
- 病例组与对照组:病例组纳入了1374例患者,对照组2748例。
- 服用安非他明:与未服用相比,服用安非他明与精神疾病和躁狂症风险增加168%有关。
- 剂量反应关系:高剂量(>30mg右旋安非他明当量)与风险增加428%有关。
- 哌甲酯:服用哌甲酯与风险增加无关。
临床应用:
- 药物选择:医生在为ADHD患者选择药物时,可能需要更倾向于使用哌甲酯,而非安非他明。
- 剂量控制:在使用安非他明时,医生应严格控制剂量,避免高剂量使用。
- 监测与评估:对于使用安非他明的患者,医生应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可能的精神疾病和躁狂症状。
实用建议:
- 患者教育:教育患者了解安非他明可能带来的风险,避免滥用。
- 替代疗法:对于希望通过药物提高注意力和工作效率的人,建议寻求非药物治疗方法,如认知训练、生活方式调整等。
- 监管与指导:加强对ADHD药物的监管,防止滥用,并为医生提供明确的用药指导。
结论:
这项研究提醒我们,即使是用于治疗ADHD的药物,也可能带来严重的精神健康风险。医生和患者都需要对这些药物的使用持谨慎态度,并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参考文献:
Lauren V, Moran., Joseph P, Skinner., Ann K, Shinn., Kathryn, Nielsen., Vinod, Rao., S Trevor, Taylor., Talia R, Cohen., Cemre, Erkol., Jaisal, Merchant., Christin A, Mujica., Roy H, Perlis., Dost, Ongur.(2024). Risk of Incident Psychosis and Mania With Prescription Amphetamines. Am J Psychiatry, 181(10), 0. doi:10.1176/appi.ajp.20230329
建议:
如果您是医生或健康专业人士,对这项研究感兴趣,建议阅读原文以获取更详细资料。
最后编辑于 2024-10-07 · 浏览 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