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精神疾病行开颅手术的女性精神病患者,仍多次发病。
患者性别:女
患者年龄:37岁
主诉:复发话多,情绪不稳,易激惹,呆木1月,总病程20年。
简要病史:患者自2004年始,可能诱因为父亲坐牢,而致精神异常,当时主要表现为兴奋,言语多,讲些鬼话,情绪不稳定,时而情绪高涨话多,高兴时高声歌唱,觉得脑子灵活想事快,喜欢结交朋友,不停在外面找工作,但工作不能很好的坚持,有始无终,时而情绪低落不语,一个人独处时就呆木,觉得自己脑子不灵光没用,什么事都干不了,早醒,易激惹,家里人管她就顶撞家人,遇事不开心就易发泄不满,曾于2004年在省精神病院住院治疗1次,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4年在我院住院治疗多次,均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服用“氯氮平,丙戊酸钠”等治疗有效,出院后未能规律服药致病情复发,于2013年因“精神病”在山东某医院行头部外科手术治疗(具体不详),之后一直坚持药物治疗,因患者未能坚持服药,服药不规律,病情复发,兴奋异常活动增多,经常外跑。
既往史:既往有开颅手术史(具体不详)。
家族史:患者表哥有类似精神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36.3℃ 脉搏:89次/分 呼吸:22次/分 血压:109/76mmHg
精神科检查:意识清晰,衣着尚整,年貌相符,步入病房,接触主动,对时间、地点、人物及自我定向力完整,生活基本自理可,问话对答大部分切题,未测及明显幻觉妄想,思维奔逸,注意力增强,记忆力及智能正常,情感高涨,情感反应不协调,意志病理性增强,行为异常,自知力部分存在。
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8.61×10^9/L,红细胞计数4.25 ×10^12/L,血红蛋白131g/L,血小板计数170×10^9/L;肝功能10项:谷丙转氨酶14 U/L,谷草转氨酶16U/L,总蛋白75.0 g/L,白蛋白37.4g/L,球蛋白37.6g/L, 总胆红素 4.9 umol/L,直接胆红数2.5 umol/L,间接胆红素2.4 umol/L,ϒ-谷氨酰转肽酶 44 U/L,碱性磷酸酶 69 U/L;肾功能3项:尿素 7.18 mmol/L,肌酐 62.4 umol/L,尿酸 370.5umol/L;心肌酶谱5项:乳酸脱氢酶 247 U/L,ϒ-羟丁酸脱氢酶测定19 U/L,肌酸激酶测定58 U/L,肌酸激酶同工酶11 U/L;血脂4项:总胆固醇3.12 mmol/L,甘油三酯1.04mmol/L,高密度脂蛋白1.07mmol/L,低密度脂蛋白1.66mmol/L葡萄糖4.39mmol/L;电解质4项:钾 3.61 mmol/L,钠 135.8mmol/L,氯100.5 mmol/L, 钙2.30 mmol/L,甲功能五项:FT3 2.06 pg/mL,FT4 0.45ng/dL,T3 0.64ng/mL,T45.53ug/dL,TSH 1.9636uIU/mL;结核分支杆菌抗体(-),乙肝两对半: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 (-),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梅毒抗体TP(-),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胸片示:心肺膈未见明显异常。腹部B超示:1.脂肪肝,2.脾双肾未见明显异常。头颅CT示:双侧侧脑室旁小片影,脑软化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
临床诊断:双相情感障碍 目前为躁狂发作
治疗经过:入院后予以丙戊酸钠稳定情绪,剂量逐渐调整为0.5g bid,利培酮、氯氮平抗精神病,逐渐调整为利培酮2mg bid,氯氮平50mg bid,辅以电子生物反馈、松弛治疗、暗示治疗。
讨论:患者既往因精神疾病,行开颅手术,目前病情仍有反复。
最后编辑于 2024-02-16 · 浏览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