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自愿、实事求是、发现即报 —— 医疗质量不良事件管理新规出炉》--读后感
读后感:
国家卫健委发这个“不良反应报告”的文件,与多年前药监部门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基本相似!,为何发布时间差距近几十年?
因为,我们在岗上班时,药事管理很大一块,就是这方面工作,而且本人对临床的药品不良反应监察、调研意识特别敏感。
为什么?
”一出不良反应或伤害事件,就是医疗纠纷,就是赔钱、伤医的恶性事件的潜在隐患 。
现在卫健委的不良事件报告,扩大到整个医疗质量,涉及面更广。正应验了本人作过72 埸学术讲座的课件名称:《医院药学与安全用药》,涉及“人”、“药”、“用”|“相互作用”四大块,还有课件末尾一句:任重而道 远!(图)
2024-09-09,18:30 ,收录,辛老师


自主自愿、实事求是、发现即报 —— 医疗质量不良事件管理新规出炉
作者:中国医学论坛报
本报讯 2024年7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发生或发现的,除疾病自然过程之外的各种因素所致的安全隐患或造成负面后果的事件。不良事件报告工作遵循“自主自愿、实事求是、发现即报”的原则。
各二级以上医院开展不良事件管理工作应当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提高认识,压实责任 充分理解不良事件管理对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价值,将其作为加强自我管理的重要日常工作措施推进,明确机构内各部门的权责及分工,压实相关工作人员责任。
完善制度,优化管理 完善不良事件报告、分类、分析、处置等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主动报告、科学分类、重点分析、系统反馈、持续改进”的不良事件闭环管理机制,完善非惩罚性主动报告机制和常态化反馈机制,增强报告人的获得感和感受到管理带来的改变。
加强培训,全员参与 将不良事件管理纳入入职培训和日常培训内容,提升全体人员不良事件的识别能力和报告意识,遵循“自主自愿、实事求是、发现即报”的工作原则,优化不良事件报告途径和内容,方便全员参与不良事件管理。
强化分析,指导改进 积极探索建立不良事件数据动态监测机制,挖掘事件成因,协调机构内部门联动,开展针对性改进,发挥不良事件管理对改进医疗质量安全的作用。 (都兰)
综合周刊2024年8月08日A版 (2).pdf
最后编辑于 2024-09-09 · 浏览 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