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系统治疗
按:
皮肤科疾病,是临床药学经常涉及的疾病,少有临床知识学习机会。这些文献,先收录。
辛老师点评:
这3 篇文章,为我们临床药学开了眼界。
刚不久,本人发了“头孢噻肟他唑巴坦”说明书言过其实,误导临床应用使用【1】的帖子。现在皮肤科新药,第3 篇文章,列出优点,可供网友后续学习,观察。
优点。
首先,阿布昔替尼能够快速控制瘙痒,24小时起效,治疗2周瘙痒应答率近50%
其次,阿布昔替尼可快速、显著改善皮损,
此外,长期随访,疗效可持续至112周,持续获益;
安全性。阿布昔替尼自2021年上市至今,安全性数据良好
为了突显示其优点:编辑重新编排,供网友后续关注。
2024-08-25,16:30,收录,辛老师
文献
【1】关于头孢噻肟他唑巴坦——响应政策,杜绝抗菌药的不合理应用
聚焦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系统治疗
作者:中国医学论坛报
6月13-16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九次皮肤性病学术年会、2024年第八届光声电治疗与美容学术研讨会将在山东省青岛世界博览城召开,大会主题为“创新引领、协同发展”。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D)系统治疗是本届大会的热点话题之一。作为一种慢性、复发性、异质性、炎症性皮肤病,AD在非致命性皮肤疾病负担中排名第一。目前临床存在对疾病认知不足、系统治疗启动时机晚、治疗依从性差以及传统疗法疗效和安全性局限等诸多问题。为促进AD临床规范管理,实现患者疾病控制和生活质量提升的双重目标,我们在会前特别采访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宋智琦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杨斌教授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纪超教授,解析并分享中重度AD的系统治疗策略。
1,重视早期系统治疗,保障长久获益
宋智琦教--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宋智琦教授指出,AD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免疫系统异常、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及皮肤菌群紊乱等。其中,免疫异常的进程是一个恶性循环:是多种类型炎症因子参与的、逐步放大的级联反应,导致疾病持续和加重。中重度AD是较为严重的异质性较强的慢性AD。早期干预对于控制病情至关重要。然而,很多患者由于认知和理念的问题,比较抗拒系统治疗,导致系统治疗启动延迟;有些系统治疗存在应答不佳或出现并发症等问题,而导致患者依从性差;另有一些患者治疗不规范,盲目相信所谓“灵丹妙药”,导致病情延误,发展为重度AD;此外,经济因素也是限制患者接受系统治疗的原因之一。
宋教授表示,中重度AD应强调早期、全程、规范管理。通过早期干预,在炎症反应早期阻断其级联放大,就可以较早控制疾病,达到疾病修饰的作用,改变患者的疾病进程,减少复发,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心理负担,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同时也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尽早干预皮损能预防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的发生。
对于AD的药物治疗,宋教授强调进行阶梯治疗,即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从基础治疗如护肤和科学洗护开始,逐步过渡到外用药物,必要时启动系统治疗。系统治疗包括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物,需要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特点来选择不同的药物。其中,高选择性非受体酪氨酸激酶(JAK)1抑制剂如阿布昔替尼在中重度AD患者中显示了强大的疗效,能够显著改善症状、降低复发风险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临床中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
总之,系统治疗要因人而异,因病情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而异,实行个体化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在临床治疗时,为了达到持续而稳定的疗效、减少复发,应坚持长期规范化使用药物,达到完全缓解并维持一定时间后,再逐渐减停药物。
2,规范治疗应对挑战,打赢AD持久战
杨斌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
杨斌教授指出,目前AD临床诊疗已经有了很大提升,向更精准、更安全和更有效的方向发展。然而,反复发作和疾病的异质性仍是AD治疗管理的严峻挑战。根据《特应性皮炎的全程管理共识》,AD的管理目标包括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前者为缓解瘙痒,清除皮损,改善生活质量;后者为瘙痒持续控制,皮损持续改善,疾病长期控制,避免或减少复发,持续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一些中重度AD患者中,为了快速控制症状,达到临床缓解,需要考虑高剂量起始系统治疗,如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较高的中重度AD患者、有快速控制症状需求的患者、经历过多次复发且难以控制的患者、合并其他共病如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等的患者、体重较大的患者等。
目前,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阿布昔替尼具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的200 mg QD高剂量起始治疗AD的适应症,其具有应答率高、快速强效、持久控制、复发率低的优点,且短期和长期安全性均可控。JADE DARE和JADE COMPARE研究表明,阿布昔替尼200 mg治疗瘙痒及皮损的应答时间较生物制剂度普利尤单抗显著更快;MONO-1/MONO-2研究事后分析显示,阿布昔替尼200 mg诱导治疗近3个月可使70%以上的患者报告的AD体征和症状(PSAAD)稳定改善;在JADE REGIMEN研究中,第8周和第12周同时达到不同EASI治疗目标后,阿布昔替尼200 mg QD在第241天时的复发比例更低。
杨教授表示,AD治疗最大的难题是避免复发,非常有必要进行长期治疗。对于中重度AD,首先会使用一些强效的药物如生物制剂或新型JAK抑制剂控制病情,继而进行3个月左右的维持治疗,再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减量,如阿布昔替尼200 mg可以逐渐减至150 mg、100 mg等,治疗时间约在半年左右,之后再逐渐过渡到其他治疗如外用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钙调磷酸酶抑制剂(TCI)等,其间也需要重视基础的润肤、保湿等。治疗期间,患者健康教育也非常重要,避免接触尘螨、动物毛发、某些衣物等,减少疾病诱发因素。
3,优选治疗药物,满足全病程管理需求
纪超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纪超教授表示,AD需要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疾病严重程度评估,中重度AD需要进行系统治疗。当前的新型系统治疗药物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生物制剂如度普利尤单抗;第二类是小分子靶向药物JAK抑制剂如乌帕替尼和阿布昔替尼。JAK蛋白家族包括4个成员,即JAK1、JAK2、JAK3和酪氨酸激酶2(TYK2)。2021年,随着选择性JAK1抑制剂阿布昔替尼的上市,标志着JAK抑制剂进入高选择性时代,AD有了更好的系统治疗药物。
在治疗中重度AD中,阿布昔替尼有如下优点。
首先,阿布昔替尼能够快速控制瘙痒,24小时起效,治疗2周瘙痒应答率近50%;在JADE DARE研究中,首次给药后前15天的所有时间点,阿布昔替尼组达到瘙痒峰值数值评定量表(PP-NRS)4缓解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度普利尤单抗组。
其次,阿布昔替尼可快速、显著改善皮损,4周EASI-50近80%,治疗3个月间达到EASI-75患者比例持续增加。
此外,进行长期随访的JADE EXTEND研究证实,阿布昔替尼的疗效可持续至112周,使中重度AD患者持续获益;JADE REGIMEN研究中,阿布昔替尼100 mg持续治疗近1年较3个月显著降低了73%的复发风险。除了有效性,系统治疗的安全性更为重要,也备受临床医生和患者关注。阿布昔替尼自2021年上市至今,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数据良好,其高选择性也减少了其他JAK家族抑制剂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研究显示,阿布昔替尼的总体安全性与度普利尤单抗相似,长期随访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可控,未观察到新的不良事件风险。
总之,JADE系列研究为阿布昔替尼提供了覆盖AD全病程的充分疗效和安全性循证医学证据,拥有长期AD患者应用证据,其200 mg 持续治疗1年能显著降低中国人群92%的复发风险,2年数据显示疗效持久、安全性可控,能够满足不同类型AD患者的治疗需求,是临床AD新型系统药物治疗的优选。(沐雨 采写)
综合周刊2024年6月06日A版 (8).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