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一例(合并变异的胆囊动脉)
病例信息
主诉:患者男性,55岁,主因右上腹疼痛不适2天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7月26日晚餐后出现上腹部疼痛,为持续性剧痛,向右侧肩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无腹胀腹泻、心慌胸闷、咳嗽咳痰、尿频尿急等伴随症状,未及时到医院就诊,腹痛逐渐加重,且出现高热、寒颤表现,体温最高约40℃。7.28日上午急到省城三甲医院就诊,行血常规示白细胞:20.5 X 10^9 /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1.9%,腹部B超示胆囊泥沙样结石,胆囊壁厚约 0.4 cm,肝功能示:总胆红素:62.7 μmol/L,间接胆红素:56.6 μmol/L,血糖:10.31 mmol/L, 血清淀粉酶:55 U/L。诊断为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肝胆外科会诊认为患者炎症重,需先抗感染治疗,1月后再返院手术治疗。由于患者腹痛剧烈,不能平卧,遂通过其在我院工作的亲戚联系我科,于7月28日晚间从省城赶到我院,急诊办理住院。
既往史:糖尿病史多年,口服降糖药治疗,自诉血糖控制良好。家族史、婚姻史、个人史等无明显异常。
入院体格检查:生命体征:T:39.2℃,P:132次/分,BP:144/96 mmHg。急性病容,痛苦面容,强迫坐位,由轮椅推入科。双侧巩膜轻度黄染、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32次//分,律齐,腹平坦,腹平坦,右侧腹部均有压痛,以右上腹为著,伴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触诊不满意,腹部叩诊浊音,移动性浊音阴性。
分析处理
患者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检查,同时给予解痉、止痛、补液、抗感染等相关治疗,当晚患者腹痛逐渐缓解,午夜后能够渐渐入睡。由于患者病情重,入院后立即联系影像科安排次日上午(7月29日)急诊MRCP检查(按普通病人排队就不知道得等待几天了),次日上午行磁共振检查,结果如下:

胆囊周围白茫茫一片,而且靠近胆囊底部的腹壁都已经有明显的炎症水肿带了,还可以看到多发的胆囊结石,概括起来就是:胆囊及其周围组织均有广泛而明显的组织水肿、炎症渗出

MRCP三维成像后面观:胆总管(肝总管)直径细小,胆囊管直径比胆总管直径要粗(图像上左侧短而粗的管道为胆囊管、图像上右侧细长的管道为胆总管(肝总管))

这张图片可以看出胆囊管位于胆总管后方,从后方汇入胆总管,且胆囊管直径明显比胆总管直径要粗

这张三位成像更加清晰明了,胆总管直径要短于胆囊管
虽然胆总管直径较细,但是至少可以排除胆总管结石的可能了,当然,这么细的胆总管,一旦发生损伤,后果也可能是灾难性的。
血生化检验:入院后再次急诊完善血常规、肝肾功、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等指标,各项感染指标如下:血常规:白细胞:17.94 X 10^9 /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1.5%,肝功能示:总胆红素:49.3 μmol/L,间接胆红素:36.6 μmol/L,血糖:9.62 mmol/L;降钙素原:6.23 ng/ml,C-反应蛋白:327.3 mg/L。
术前考虑:综合判断患者当前仍然处于炎症急性期,本次急性起病尚未超过72小时,从磁共振及各项炎症指标来看,患者属于复杂性急性胆囊炎(伴化脓、穿孔、坏疽等),手术风险客观存在,但是只要我们遵守操作规则,仔细解剖、轻柔操作,应该能有效规避手术风险,于7月29日下午安排急诊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备开腹胆囊切除术)。术中所见:










最后编辑于 2024-08-11 · 浏览 27.2 万 · 351人已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