拷较“华佗”
对于华佗其人与故事的考证。陈寅恪认为“夫华陀之为历史上真实人物,自不容不信。”然且站在科学的角度观察,所谓“断肠破腹,数日即差。揆以学术进化之史迹,当时恐难臻此”。“华佗”原为五天外国之音,古音即天竺语agada,是所谓“药”的意思,旧译为“阿伽陀”或“阿羯陀”,为内典中所习见之语。《三国志·魏志》卷二十九《华佗传》所述华佗的多种神乎其神的医术,都是民间比附着印度的神话故事敷衍而来。陈氏据此认为此一故事“其有神话色彩,似无可疑”。陈寅恪虽是传统的旧学出身,但毕竟受过西方科学思维和方法的训练,在科学上的独具慧眼与史学考证上的缜密自有独到之处,因而在论证两例故事的过程中则显得从容不迫,卓识超人。正如早年听过陈氏课业、后为中研院史语所研究员的劳榦所言:这个论断,“虽然有点惊人,却是非常合理”。
摘自《陈寅恪与傅斯年》
最后编辑于 2024-07-25 · 浏览 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