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CT的具体操作方法,欢迎各位根据临床补充注意事项

(1)治疗前准备:详细查体并做必要的辅助检查。患者在治疗前8小时(一般从前一晚12点开始)禁食禁水。治疗前排空大小便,摘除隐形眼镜及义齿,常规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2)MECT必须在专门的治疗室内进行,备有齐全的治疗护理用具、MECT治疗机、麻醉药品及麻醉器械、供氧设备、急救药品及急救器械等,如有条件者最好配备麻醉机。治疗进行时,需麻醉师1名、医师1名、护士2名。麻醉师负责麻醉及加压人工呼吸,医师操作电休克治疗机并观察药物用量以及通电后的发作情况,一名护士作器材准备和静脉穿刺,另外一名护士负责药物接换、发作时的保护并协助观察。
(3)患者平卧于治疗床上,四肢自然伸展,解开裤带及领口,检查口腔,使用面罩式人工呼吸器吸氧数分钟,以保障自主呼吸停止后的氧需要。
(4)安放刺激电极:多采用双侧治疗电极,安放在头部两侧,每个电极中点位于耳垂与眼外眦连线中点上大约2.5cm处。单侧电极即一个电极与双侧治疗右侧电极安放位置相同,另一个电极中点在两耳垂经颅顶的连线和鼻根与枕骨粗隆连线的交界点右侧2.5cm处。
(5)治疗医师连接好脑电、心电、肌电,监测血压、心电、脉搏及血氧饱和度,测量电阻。
(6)开通静脉通道,将预先准备好的25%葡萄糖溶液40ml推注10ml以确保静脉通畅后,依次推注以下三种药物:①阿托品0.5~1.0mg,用注射用水稀释至2ml静注以抑制迷走神经,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并能防止通电时引起的迷走神经兴奋导致心搏骤停;②硫喷妥钠0.5g用注射用水25ml稀释后缓慢静注做诱导麻醉,同时嘱患者计数,当入睡后,患者自行停止计数,呼之不应,肌肉和眼睑松弛,睫毛反射消失或迟钝,眼球固定或左右游移;③患者一旦人睡,则静注生理盐水2ml防止硫喷妥钠与氯化琥珀胆碱混合而发生沉淀,然后将氯化琥珀胆碱50mg以注射用水稀释至3ml快速静注(10秒钟注完)。1~2分钟后即出现由面部口角开始向胸腹四肢蔓延的肌束颤动,然后全身肌肉松弛,腱反射消失,自主呼吸停止。此时为最佳通电时机。
(7)在给予麻醉药和肌松药的同时,予高浓度大流量面罩加压给氧,使血氧饱和度尽量保持100%。注意在开始通电治疗前,用含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替换原来所用的含有肌松药物的注射器,保持静脉通道通畅,以便必要时抢救使用。
(8)停止供氧,放置牙垫,给予电刺激。第一次治疗时可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电极位置确定初始电量,在以后治疗中应该逐渐增加电量,双侧MECT一般接受初始电量的1.5~2.5倍电量,单侧MECT所需的电量更大,一般为发作阈值的2.5~6倍。有效发作表现为面肌、口轮匝肌、眼轮匝肌的痉挛现象,或者双侧下肢趾端的痉挛或抽搐状态。如果通电20~40秒内无抽搐发作,或者出现短暂的非全身性抽搐,可重复通电一次,每次治疗通电次数不超过3次。
(9)发作结束后取出牙垫,加压给氧,保持血氧饱和度为100%,观察至自主呼吸恢复,血氧饱和度不再下降,即可送入留观室。
(10)在留观室内监测血压、脉搏,予低流量吸氧。观察至意识完全恢复,各项生命体征稳定,无明显头痛、恶心、胸闷、心悸等不适感时,方可离开留观室。治疗后2小时内勿进食及饮水。对年老体弱或伴有躯体疾病的患者,更应加强监护。
(11)MECT的治疗次数和频率:MECT治疗的最佳频率目前尚无定论,一般隔日1次,10~12次为一个疗程。超过12次则达到MECT的疗效平台,不会产生进一步的疗效,继续使用MECT没有多大的意义。如果患者需要快速起效,前3次治疗可以每日进行1次,3次之后改为隔日进行。MECT用于长期维持治疗时,根据患者病情可以合并或不合并抗精神病药物,一般每1~2周行1次MECT。有研究显示,相对于每日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更乐于接受MECT维持治疗。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4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