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早期液体复苏“双刃剑” —— 最佳输注速率:积极or控制?
读后感:
1,学习此报道,对临床药学如何开展工作,提供了一个思维启发。就是多看书,能打开思路。看“创新背后”一节,就是总结过去文献。
2,这是个急性胰腺炎(AP)早期液体复苏的最佳输注速率的争议,属于临床用药经验总结分析。从临床药学视觉,也可以做这方面工作,也可以㧓住临床某一局部常见问题,作总结分析。且是临床医生不大关注某一点。
3,本人还是积极创导周院士所作“空间组学”理念【1】,找出中国人的自己的药物流行病学数据。
2024-07-07,;8:25 ,收录,感言,辛老师
【1】学习和转发:《院士观点 | 周宏灏院士:空间组学》
----
急性胰腺炎早期液体复苏“双刃剑” —— 最佳输注速率:积极or控制?
作者:中国医学论坛报
·研究简介·
急性胰腺炎(AP)的治疗中早期液体复苏的最佳输注速率一直存在争议。北京协和医院吴东教授团队、东部战区总医院柯路副教授团队领衔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Chin Med J (Engl),IF(2022):6.1]发表的一项系统性荟萃分析,深入探讨积极与控制性液体复苏在疗效与安全性方面的差异,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证据。
创新背后
急性胰腺炎(AP)是多种病因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致的炎症性损伤,也是消化系统疾病急诊住院的最常见病因之一。根据2021年数据,中国AP发病率在过去20年由0.19%上升至0.71%,其中约20%会发展为中度或重症AP,病死率高达13%~35%。AP尚无有效药物疗法,以支持性治疗为主。早期液体复苏对于AP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过去30年,尽管乳酸盐林格液被认定为首选的晶体液,但关于其输注速度和补液量对AP患者预后的影响仍存在争议。当前,多个国际指南给出了不同的液体复苏建议,例如,国际胰腺病学会指南建议以5~10 ml/(kg·h)的速度使用乳酸林格液对所有AP患者进行补液;美国胃肠病学会推荐250~500 ml/h的积极液体复苏;而日本的2015年AP治疗指南推荐150~600 ml/h的短期快速补液。
尽管多项指南推荐AP患者进行早期积极液体复苏治疗,并将其认定为AP的标准支持治疗。但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与适度液体复苏相比,早期积极液体复苏可能降低存活率,并增加不良事件的风险,其弊端可能大于益处。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进行了一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旨在探究AP治疗中积极液体复苏与控制性液体复苏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差异,为AP的治疗提供新的临床证据。根据现有证据,我们认为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应对AP患者早期积极补液持审慎态度。补液像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能纠正液体流失,在缩短病程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另一方面,过度补液可能造成液体过负荷,而过于保守补液则可能会引起机体低灌注,对改善患者预后起不到更多的帮助。此外,不同人群需要个体化的补液方案,尤其是合并有心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在积极液体复苏过程中应对患者相关症状、体征及影像学特征进行严密监测,注意避免过度复苏,采用“目标导向治疗”策略,当接近或达到预设补液目标时,应减慢或终止快速补液,对患者循环容量进行重新评估后再决定下一阶段的补液速度。
国内外医学界对AP患者在早期进行液体复苏的速率及补液量已有大量研究。例如,2009年,上海毛恩强教授团队通过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探讨了不同输液速率对重症AP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显示,积极液体复苏速率[10~15 ml/(kg·h)]与增高的死亡率和并发症风险有关,强调过度激进的液体复苏策略可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有害;2017年,《美国胃肠病学杂志》一项研究则表明,对于轻症AP患者,积极的液体复苏可显著改善临床指标,降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血液浓缩发生率,提示积极复苏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益;2022年9月15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国际多中心、开放标签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代号WATERFALL)再次引发医学界对AP早期补液速率的大探讨,该研究进一步提示,早期积极液体复苏会导致液体过负荷发生率的增加,且对患者临床结局指标的改善无益。
积极液体复苏对AP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因此,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应该对积极液体复苏持谨慎态度,同时对早期液体复苏的时机以及安全、有益的补液量区域进行更多研究。
综合周刊2024年6月13日A版 (32).pdf
最后编辑于 2024-07-07 · 浏览 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