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术后恢复顺利,出院后没几天为什么又右下腹痛?
普外科的医生可能时不时会碰到这样的情况,阑尾炎病人做了阑尾切除术后恢复顺利出院,可出院后没几天,病人又再次因右下腹痛就诊,有的病人甚至伴有发热、右下腹膜炎,不得不再次入院治疗。其中缘由是什么?作为术者难免心中忐忑,首先怀疑的是可能发生了手术并发症(腹腔残余脓肿、出血、术后肠梗阻、阑尾残端漏、或阑尾残株炎等)?但随后的血常规及其他感染指标化验基本正常,B超、C T检查仅提示盲肠壁水肿或盲肠周围有渗出,未见到脓肿、肠梗阻等异常征象,结合病情和诊治经过分析,可排外手术并发症:其一,病人是由有经验的医师手术,确保在阑尾根部可靠处理阑尾,手术质量有保证,阑尾残株炎不予考虑;其二,影像学资料不支持腹腔残余脓肿、出血、术后肠梗阻;其三,阑尾残端漏的可能性也不大,参考国际直肠癌研究组于2009年提出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定义及分级:直肠前切除术后,结肠-直肠、或结肠-肛管吻合处肠壁完整性的缺失,导致肠腔内外相通,紧邻吻合口的盆腔脓肿也视为吻合口漏;按严重程度由轻到重分为A、B、C级3级:A级漏无临床症状,仅表现为影像学上的造影剂外漏,无需积极治疗干预;B级漏表现为腹痛、发热、粪渣样引流物等局部症状,需要积极治疗干预但不需要剖腹探查;C级漏除局部症状外还有腹膜炎、脓毒症等全身表现,需要再次剖腹手术。如果也把阑尾残端漏分为A、B、C 三级,病人有腹痛、发热,至少也是B级以上的漏,但病人影像学检查却不支持,且阑尾根部处理可靠,经保守治疗后很快痊愈,故这种可能性可排除。其次难道是阑尾炎发生误诊、漏诊?阑尾术后病理已证实阑尾化脓,漏诊阑尾以外的疾病,恰好该疾病在术后出现相应症状的可能性也极低,因无相应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证据。第三,术后抗菌药物使用疗程足够,病人恢复顺利,出院前无发热、腹痛等不适症状,查体无异常体征,符合出院标准,因治疗不足导致病情反复的可能性也可排除。似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但究竟是什么原因仍百思不得其解。近半年来,我们观察到2例此类病人因暴饮暴食、过多进食油腻辛辣食物再次出现右下腹痛而就诊,或许对探究病因提供了一些有用的线索。现分析如下:例1男性,4 0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1天入院,诊断急性阑尾炎急诊在全麻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充血、肿胀、化脓,分离阑尾根部及其系膜,分别予丝线结扎后切断,再上结扎夹H e m- o- I o o k夹,手术顺利,术后使用抗菌药物4天,体温、血象、饮食正常,腹部查体全腹柔软,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正常,痊愈出院。出院后3天,再次因右下腹痛就诊,无发热,查体: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B超检查盲肠壁水肿,周围有渗出,未见脓肿等,保守治疗痊愈。追问病史,出院后病人以为已痊愈,未按嘱饮食,有暴饮暴食及自行肆意进食油腻辛辣食物史。例2女性,因腹痛、腹泻2天入院,诊断急性阑尾炎,急诊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单纯性阑尾炎,住院5天出院。出院后6天,再次因右下腹痛入院,化验W B C9.97 x 10 9/L,N C 0.76,P C T正常,C T示回盲部区域炎性病灶。对比术前B超并无回盲部周围渗出,保守治疗,痊愈出院。病人既往有肠易激综合征,出院后也有暴饮暴暴食及肆意进食辛辣食物史。此2例病人术后均恢复顺利,出院后几天再次出现右下腹痛,有暴饮暴食及过多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史,再次出现右下腹疼痛的原因最可能与饮食不当有关。从病理生理学的角度来说,阑尾炎系感染导致的炎症,随着病情发展,阑尾炎症不只局限于阑尾,可能波及阑尾周围组织导致阑尾周围炎症,而阑尾切除手术本身也是一种创伤,创伤是非感染性炎症的原因之一,感染、创伤两种致炎因素叠加共同造成阑尾根部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此属急性炎症,去除炎症诱因后,其消退需要一定时间,可能2周至一月不等。随着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和阑尾炎日间手术的开展,阑尾切除术后饮食观念的变化(24小时即进食流质,术后48小时以后可进食半流质,术后72小时进食软的普食),阑尾炎术后可达尽快出院,此时病人虽已无明显自觉症状,但局部炎症尚未完全消退,胃肠功能可能也未完全恢复,饮食不当易引起胃肠胀气,促使本已减轻的炎症反复甚至加重,这可能是病人再次出现右下腹痛的原因之一。目前,阑尾炎术后出院饮食指导均建议病人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忌食辛辣刺激食物,避免饮酒,暴饮暴食。从炎症消退的时间来看,此饮食建议最好以一月为限,肠易激综合征病人更应如此。
最后编辑于 2024-07-01 · 浏览 3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