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科普|失眠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失眠的评估流程)
现在有不少人因为工作、生活等带来的压力,出现入睡困难、早醒、睡眠质量差等睡眠问题,不仅影响生活质量,长期失眠也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焦虑抑郁、内分泌紊乱、高血压、胃肠道紊乱等心身疾病。
虽然失眠的表现类似,无外乎入睡困难、早醒、睡眠浅、多梦、睡眠质量差等,但具体到每个人情况都是不一样的,需要个性化的评估和治疗方案。
一般分几个步骤:
1、评估
首先需要明确是否存在器质性因素或躯体疾病引起的睡眠障碍,这个步骤需要通过询问病史、了解既往史,必要的体格检查,来了解是否存在躯体疾病引起失眠,鉴别是否由于服用药物或者一些物质诱发的失眠;一些激素水平的异常也会诱发失眠和情绪问题,因此需要完善一些辅助检查,比如甲状腺激素水平、性激素水平的测定,常规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的评估。
如果合并有其他躯体不适,可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相应的辅助检查。
其次,针对睡眠的评估,在主观方面有睡眠障碍的评估量表,若合并情绪问题,可同时进行焦虑抑郁、人格特质、心境障碍问卷等专业的心理测评量表;在客观方面有睡眠呼吸监测,尤其是针对夜间打鼾、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人群。
2、诊断
依据中国睡眠障碍的诊断及国际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去判断到底是属于哪种睡眠障碍。(附上中国失眠症指南的诊断流程图)

3、治疗
第一,心理治疗,一般是指睡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BTI),包括睡眠的健康卫生教育、刺激控制、睡眠限制、放松疗法、认知治疗等。心理治疗是指南首选的失眠症治疗方法。
第二,物理治疗,比如经颅磁刺激治疗仪,可通过定量调节脑内神经递质水平,去改善睡眠和情绪问题。
第三,传统的中医中药疗法,比如中药熏蒸、穴位按摩等。
第四,药物治疗,根据睡眠障碍的程度,有选择性地选择改善睡眠的药物进行规范治疗。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儿少这些人群,是不适合药物治疗的,还有一部分群体是不耐受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可以采用非药物治疗,不吃药,用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的方法去改善睡眠,效果也不错。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必须采用上述所有的步骤,因人而异,出诊的时候也会根据具体的情况做一些调整。
愿人人享有优质睡眠,共勉!

最后编辑于 2024-03-23 · 浏览 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