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重要关系----- 世界,从家庭开始

发布于 2024-03-10 · 浏览 631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6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好的家庭和生活,往往不是一个人的成就来决定的,无数伟大的人员,经常痛苦很多年,实际上过的很不好, 经常证明了这一点。教育你如何成功的方法,经常是以牺牲家庭,无法回头的时光为代价的。家庭相对良好, 至少能够维持的关系,其实超过了很多未来各种的“成功”。我们相信,真能理解并掌握相对问题的家庭,在学习和工作上,会有能力范围内比较好的表现。而不是多年、层层高压下,脆弱的某些“进步"。

医学本应很少去谈论一些难确定的东西,比如家庭婚姻之类,但抑郁症、焦虑症等疾病往往又和这些有重要关系, 了解这些,当然要从儿童开始,我们解剖一个人,骨骼肌肉研究的比较清楚,是几百年前就开始了,但科学点的研究儿童心理才一百余年,普莱尔1882年发表《儿童心理》,全世界科学点研究小孩都时间这么短,婚姻、家庭等等,普通人更难掌握的良好,心理方面的教材要么很浅,要么晦涩难懂,即使很多专业人员看完了书,可能也难有信心,过好自己的生活。

1、必须承认,直至今日,我们了解的仍然是很少,还有大量的方面,即使专家,也仍然茫然无知。

2、绝大多数普通人,不能,也不应需要大量得时间去学习很多理论,并不要求成为专家,需要的是花一定时间了解一些重要的常识,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有益点的相关资源参考就好。当然,有人认为家庭、婚姻、子女、个人成长这么多问题花时间一两周时间都不需要的,那也不可想象。

一、所有关系的基础,最重要的开始:从“平等”对待孩子开始。其实,从对孩子的平等对待,也是后期对爱人、对父母、以及对他人平等对待的最基本开始,也是各种关系能够健康稳固的基石。

几百万年以来,古人并没有什么平等对待孩子的观念,只是传授给孩子生存的技巧,有危险的事项不要做,家庭关系远没有现今的复杂。 近年复杂和尖锐的对立,往往是从各种越来越复杂的管理和要求开始。

1、社会按成绩、待遇等等,把孩子分成了三六九等,家人也应该同样标准去区分与对待?

家庭和父母,应该是孩子最重要的支持和依赖,以及依恋,每个孩子天赋、努力、机遇等等不同,后期的发展差异可能是巨大的。父母需要做的,是给予孩子家庭的照顾和保护。使他们和自己可能度过难忘的孩童时光,我们无法强求外界环境如何,但自身能够达到,对完全依靠自己成长起来的孩子,尽量做到平等对待,是今后社会上,可能平等对人的人员增多的重要条件。孩子长大,带给其深刻影响的往往最重要的并不是物质条件,而是父母不畸形的爱与要求,相对合适的指导。当然,如何奖惩孩子,也是重要的,这需要另外的学习。《超级保姆Supper Nanny》,李子勋的《陪孩子长大》都是值得的参考。对很多人来说,过多压力的少年时光,并不会带来美好的未来,反而是很多年的动荡起点。

2、家庭是温暖的地方,带来孩子幼小期安定、支持的地方,还是从最无助小孩开始,十几年带来压力、吵闹、焦虑的源头。

很多家庭,家庭往往和社会一起成为了孩子的压力之源,往往溺爱、忽视和过高要求并存的。家长的理由,往往是为了应对今后社会的竞争。孩子考试的成绩即使同样的学校,和老师,也会完全不同的结果,家长,即使同样的教育,孩子最终的成就也是完全不同的。家庭尽量不要再给过大的压力,给予适当的指导使孩子发挥最大的能力,能够让孩子自立自理,建立相对好些的自我分化,家人能够亲切的关怀,温暖的支持。有时其实只需要行动,并不一定需要太多言语,当然部分家长能够良好的语言表达,也可能促成孩子今后的良好表达能力,但这不能强求。能够在家庭与家人形成深层的依恋,是孩子一生的幸福,也可能是其一生能够平静地基础,能够未来与自己自身形成和谐。

孩子最希望的并不一定是未来几十年的可能成功与否,家长们也需要认识,今后的“成功”与否往往不那么重要,孩子的童年、少年时光,父母的青年时光,而且有孩子陪伴,才是更重要的,确切地,应该把握住的时间。如果孩子十几年的求学时一种竞争,家长之间的竞争早更应学习和开始:应当最起码学会平等的对待孩子,学会合理的期望,适宜的奖惩,学会给孩子适宜的压力,以身作则给孩子效仿的榜样。智力正常的孩子,经过适宜的教育,在正常的社会环境,应有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收获以及艰辛。如在一些畸形的环境,父母相对合理的对待,就不会和外界一起,成为对孩子全方位无死角的压力。

3、孩子的每一个问题,其实可能都需要父母仔细的去学习,时间较长的厌学、冲突,每一个其实都需要一些学习,如果您不知道如何是正确的对待,那么请至少不要反方向错误的对待。如果很多的父母,能够在成为父母之初,就大致的了解一些基本的常识,那是很重要的进步。真能平等对待孩子,知道自身的无知,好学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幸福。我们所学的一切,并不是为了教育谁,而是希望从我们开始,孩子能够像孩子那样正常的长大,而不是像果树那样被培育,像机器那样被对待,能够被平等的对待,至少从家庭开始,能够被关心,能够形成良好关系,能够渡过一生最重要的时光之一。孩子的很多知识,可能是其他途径学会和形成的,但对人和对世界的认识,良好心理的形成,应该主要从最亲近的家人身边形成,这也是现在很多已经老去的人,终生无法弥补的遗憾。


很多家长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都是“好好说了好多次,也打了骂了,都没用”。好好说,是否花过一两周时间学习过该如何算“好好说”,与家庭制定可执行的规则,“打和骂”更是严重违反我们平等的原则,部分把事态推向更极端,一代代将不良的方式传递。   


img

一个人自我分化基本水平,是在生命早期由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的情感分离程度建立和发展的(Bowen, 1978)。这个水平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除了坚定的努力为了改变它,水平在一生中保持固定(Kerr&  Bowen, 1988 Papero, 2014)。完全分化(即对家庭情感依恋的完全解决)仅作为理论概念存在(Kerr & Bowen, 1988)


img
img

最后编辑于 2024-03-10 · 浏览 631

2 2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