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新四联”+ SGLT-2i 治疗心衰的 9问9答

慢性心衰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原因包括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疾病、高血压、心肌病等。这些病因导致心脏功能下降,无法满足身体的代谢需求。
从20年前完成的RALES研究到目前结束的EMPHASIS-HF研究,清晰地表明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在慢性心衰治疗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拮抗剂组合使用形成了治疗“金三角”。
然而,尽管“金三角”治疗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心衰死亡率和发病率,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患者预后不佳和反复入院。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方便且更有效、安全的新药来进一步降低死亡率、再入院率,同时改善收缩性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什么是“新四联”方案?
根据《2021 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最新的治疗方案已经从传统的“金三角”改为了“新四联”。这一新的治疗方案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了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例如恩格列净和达格列净。一般来说,心脏的能量主要来自脂肪酸的氧化,其次是葡萄糖、乳酸和酮体。在心衰发作时,葡萄糖和酮体的代谢会增加。
SGLT2i可以通过提高酮体的利用率来改善心衰患者的心脏能量供应。因此,科学家们开始研究SGLT2i是否具有除降低血糖外,还有心血管保护作用。SGLT2i被纳入了202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的心衰指南,这也意味着治疗模式从“金三角”转变为“新四联”。
研究表明,“新四联”治疗方案与传统的“金三角”方案相比,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或心衰再入院的主要复合终点事件风险约62%,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约50%,降低心衰入院风险约68%,以及降低全因死亡风险约47%。
二、“新四联”该如何用药?

(左)五步法 VS 三步走(右)
传统的“五步法”给药顺序,在治疗心力衰竭时建议按照以下顺序使用药物:首先使用ACEI/ARB,接着是β受体阻滞剂,然后是MRA,其次是ARNI,最后使用SGLT2i。同时建议,在开始下一种药物之前,必须先达到每一种药物的目标剂量,这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可能超过半年。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力衰竭的恶化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
然而,格拉斯哥大学的John J V McMurray教授和美国著名心衰专家Milton Packer教授在Circulation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提出了一种不同的治疗策略。他们建议针对射血分数减少的心力衰竭(HFrEF)的患者采用“三步走”策略。
一、同时启用β受体阻滞剂和SGLT2i
β受体阻滞剂是最有效的心力衰竭药物,可以降低猝死的发生率。SGLT2i可以显著降低心衰住院风险,并降低使用β受体阻滞剂后短期内心衰恶化的风险。
二、在第一步之后的1-2周内添加ARNI
对于收缩压低于100 mmHg的患者,在使用ARNI之前要评估药物在低血压情况下的耐受性,可以先使用ARB类药物再转用ARNI。在低血压时,药物可以进行重复给药或者调整利尿剂的剂量。
三、在第二步的1-2周内添加MRA,前提是患者的血钾水平正常且肾功能未严重受损。
ARNI和SGLT2i对于肾功能和钾稳态的改善作用可以增加患者对MRA的耐受性,因此可以考虑在第二步使用MRA。如果患者停用静脉利尿剂几天后,血容量正常,肺部无啰音和腹水,外周水肿消退,便可以开始使用β受体阻滞剂。

总结:采用“三步走”的治疗方式,患者可以在4周内开始使用四联疗法的所有药物,这比之前的“五步法”缩短了相当长的时间。通过该方式使用药物,有助于更好地减少患者的死亡和住院风险,并确保治疗的耐受性。@丁香通讯员
最后编辑于 2024-01-05 · 浏览 1.8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