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为什么是排他性诊断?
患儿,男,3岁11月,因咳嗽10天,发热6天,腹痛呕吐2天入院。患儿10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呈阵发性,有痰不易咳出,当时无发热,无腹痛,当时未予特殊处理;6天前患儿出现发热,体温最高40.0C,口服美林体温可将至正常,解黄色稀糊便,2-3次/天,余症状同前;至当地医院查10.16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3.1*10^9/L,中性粒细胞74%,CRP 26.1mg/L,支原体DNA阴性,腹腔彩超(–),予阿奇霉素静滴(10.17-10.18),易坦静、益生菌口服对症。2天前,患儿静滴阿奇霉素后出现腹痛,伴有呕吐,呕吐物为痰液,余症状无明显缓解,再次就诊我院查2023.10.19血常规+异淋.超敏CRP:白细胞计数13.66X10^9/L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0.2%1,超敏C反应蛋白160.03mg/L↑。予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6g(1天)静滴抗感染,雾化吸入等对症治疗,发热、咳嗽自起病以来,患儿神志清,精神可(热退后),胃纳差,睡眠一般,大便如上诉,小便稍,体重未见明显增减。入院体查: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腹肌稍紧张,脐周压痛,余未见阳性体征。辅助检查如下:








入院后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奇霉素联合抗感染、雾化等治疗,期间胸部CT结果回报:

呼吸道13联病原检测(第三天)

患儿入院第二天体温较前好转,热峰下降,第3-4天低热为主(热程9-10天),期间加用奥司他韦治疗。住院第5天体温稳定(热程第11天)。
复查指标:





有兴趣的老师讨论一下:这个患儿是不是可以诊断不完全川崎病呢?
发热≥5天→CRP≥30和ESR≥40→
①贫血
②WBC>15
③白蛋白≤30
可以满足不完全川崎病病的诊断标准。但是该患儿有明确肺部感染灶,病原学提示流感病毒感染,白介素6增高,予抗感染治疗,效果理想。后期复查,炎症指标下降理想。考虑细菌感染混合流感病毒感染所致。所以,考虑川崎病的时候还是需要注意排除其他疾病。不知各位老师如何考虑个病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