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物选择:(二)常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特点


氯氮平
推荐用于治疗难治性、伴自杀或无法耐受锥体外系反应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过度镇静、体重增加、心动过速、便秘、流涎及粒细胞缺乏症。
有引起药源性强迫的风险。
使用中应进行血常规、体重、血糖、血脂、心电图监测。
阿立哌唑
部分激动D2受体和5HT1A受体、拮抗5HT2A受体。
激活作用有利于改善阴性症状和精神运动性迟滞。
用药初期易导致激越、焦虑不良反应。
几乎不影响体重,较少发生锥体外系症状。
具有降低泌乳素的作用。
常用于辅助增效治疗。
利培酮和帕利哌酮
对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均疗效较好。
帕利哌酮不经肝脏代谢、加量速度快、剂型丰富。
主要不良反应为激越、失眠以及高催乳素血症等,可见下肢水肿,较大剂量可出现锥体外系反应。
奥氮平
对精神分裂症疗效较好。
主要副作用为体重增加、思睡、便秘等,锥体外系反应少见。
临床使用中应进行体重、血糖和血脂监测。
喹硫平
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治疗作用相对较弱,对情感症状有一定疗效。
主要用于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小剂量喹硫平用于难治性失眠。
几乎不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及迟发性运动障碍。
主要副作用是嗜睡、体位性低血压等。
注意:缓释片(D)和速释片(M)适应症、加量速度、用药频率不同。
齐拉西酮
对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可能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和情感症状的疗效略有优势。
几乎不引起体重增加,锥体外系反应少见。
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监测心电图 QTc 间期。
需与食物同服(至少500kCal)提高生物利用度。
氨磺必利
低剂量(50-300mg/日)改善阴性症状,高剂量(400-800mg/日)对幻觉妄想等效果明显,“低阴高阳”;
主要经肾脏代谢,较少经肝脏代谢;
催乳素水平升高和心电图 QT 间期延长较多见。
氟哌啶醇
口服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抽动症,目前临床应用主要为针剂肌注形式。
治疗兴奋激越、不配合治疗、谵妄患者,起效快,疗效可。
易出现急性肌张力障碍。
最后编辑于 2023-06-03 · 浏览 4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