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新冠后的眼部并发症——急性黄斑区神经视网膜病变

发布于 2023-01-03 · 浏览 4217 · IP 上海上海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120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一眼万年_连仲 已点赞

患者,女,33岁,2周前感染新冠,3天左右出现眼前黑影遮挡感。现遮挡感仍未消失,遂来就诊。

基础检查:双眼矫正视力1.0,眼压、裂隙灯眼前节检查均正常。Amsler表检查:多个旁中心暗点。

扩瞳后眼底照相:

img
img

眼底照相发现双眼黄斑区暗红色细微病变,视网膜动脉血管迂曲,视盘及周边视网膜正常。


近红外(IR)成像:

img

双眼黄斑中心凹处见明显的双眼地图样不规则改变


OCT检查:

OD:

img


img
img

OS:

img
img
img
img

OCT示:双眼黄斑区外核层和外丛状层的强反射灶,椭圆体带和嵌合体带低反射,局部断裂。


右眼局部放大图:

img

左眼局部放大图:

img

急性黄斑区神经视网膜病变

概述

急性黄斑区神经视网膜病变(acute macular neuroretinopathy,AMN),临床较少见,1975年由Bos和Deutman首先描述。多见于年轻生育期女性,,无明显诱因急性发病。目前对AMN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的诱因包括病毒感染、糖尿病、低血压、口服避孕药、咖啡、肾上腺素或麻黄碱治疗、偏头痛、外伤、视网膜裂孔手术等。


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会出现为旁中心暗点、闪光感及轻度视力下降。


◆特殊检查

眼底可见黄斑区边界清晰的平坦楔形病灶,其尖端指向中心凹区,或病变区多个病灶呈轮状或花瓣状围绕中心凹区排列。

IR可呈楔形或轮状、花瓣状病灶。

OCT表现为急性期外核层和外丛状层的强反射灶;进展期椭圆体带、嵌合体带断裂;后期外核层变薄,嵌合体带断裂。

FFA常正常,仅少数患眼视网膜病灶处呈现淡的弱荧光。

视野可呈楔形、环形、圆形或月牙形暗点。

视网膜电图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正常(90%),10%的a波振幅会降低;多焦视网膜电图可见局灶波形异常。


◆治疗

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据报道,54%的AMN患者视觉症状长期存在,而29%的患者有一些改善。

该帖还没有疾病标签去添加

最后编辑于 2023-01-03 · 浏览 4217

3 63 13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病例完整性NaN
临床实用性NaN
诊疗科学性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