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学习 | 胸部常见病变CT影像解读
目前,CT影像技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胸部疾病的诊断中,得益于其良好的辨识度,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识别细微病变,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常应用和最有效的影响学检查方法。作为临床医生,读懂CT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
1.CT对胸部疾病的诊断价值1
CT对肺脏、纵膈、心血管和胸膜疾病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能清楚地显示隐蔽于肺尖区、心后区、脊椎旁沟和中间支气管叶、段周围等部位的结节和肿块病灶,并能显示其病灶全貌(含大小、形态、密度、边界、轮廓),对于寻觅较小(2~3mm)病灶,更优于普通X线检查;对胸膜病变敏感性、准确性均较高,不仅能明确胸腔积液、胸膜增厚、粘连及肿瘤性病变,还能清楚地显示胸壁及其周围组织的受累关系。
2.CT扫描技术与参数2
一般来说,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肋膈角,扫描窗宽分别为肺窗(1000~2000Hu)和纵隔窗(300~500Hu)。Hu为CT值单位。常规扫描层厚为5~10mm,螺距1.5;高分辨CT采用1~2mm层厚,螺距1.5。


3.常见胸部病变的CT表现2
以下主要列举常见支气管和肺部病变(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不张、良性肺结节、恶性肺结节、大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肺癌),胸膜病变(胸腔积液、气胸)的典型CT表现。
3.1支气管扩张

3.2肺气肿
病理上分为小叶中央型、全小叶型和间隔旁型三种类型。

3.3肺不张

3.4良性肺结节

3.5恶性肺结节

3.6大叶性肺炎

3.7间质性肺炎

3.8肺脓肿

3.9肺结核

3.10肺癌


3.11胸腔积液

3.12气胸

参考文献
1. 周燕发. 胸部X线、CT、MRI诊断学. 科学出版社. 2000.
2. 金征宇. 医学影像学八年制(第3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转自:医世通
最后编辑于 2022-11-17 · 浏览 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