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浪子随想477:新生儿循环系统干预参考系

新生儿科医师 · 最后编辑于 2022-09-14 · IP 广东广东
1314 浏览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2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内容随想:

一.早产儿/新生儿属于发育阶段,基于成人的药物药理说明书和用在新生儿或早产儿身上效果存在差异。新生儿存在不同病理状态,不同血管活性药物的作用非常复杂,是个争议非常大的内容,不同大咖的观点并不相同,普通的临床医生难以驾驭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

二.针对万变,循环系统干预的客观参考系是什么?

1.前负荷的干预参考系----根据下腔静脉,如充盈度,静脉压,变异指数

2.心脏收缩力的干预参考系----彩超下的心脏收缩情况,EF等。

3.后负荷的干预参考系---血压(尤其舒张压)

三.补充说明

1. 对后负荷的干预需要有预见性。

不能等血压下降了才补救性使用血管药物提高血压,预见血压下降就可以提前后负荷干预。

2.后负荷的干预,要与前负荷干预和强心干预相对应。

如果明确前负荷不足和心脏收缩力受损,使用前负荷干预和强心干预同时,应该使用同等程度的后负荷干预,有助于减少后续失代偿。

3. 后负荷干预的预见性,可以通过新生儿肺部疾病严重程度去判断。

正常生理情况下体循环与肺循环呈正相关,新生儿肺部疾病情况下体循环压力和肺动脉压力会失去对称性,通常表现为肺动脉高压时体循环压力降低。肺部疾病越严重,通常肺动脉压力越高,体循环压力越低;肺部疾病越严重,降肺动脉压同时,需体循环后负荷干预的可能性越大。如果预见肺部疾病将会进展,则需要提前进行相应的体循环后负荷干预,避免血压降低后才补救性干预。

4. 小早产儿循环血容量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容易引起更显著的血压波动,存在更大的颅内出血风险,因此小早产使用血管活性药物需要非常谨慎。糖皮质激素对血压存在容许作用,且小早产容易糖皮质激素相对不足,因此可以考虑使用小剂量氢化可的松。

img

此图片来自张蓉老师

4 15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