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僵蚕辛夷汤治疗鼻炎案
防风僵蚕辛夷汤:白芷10g,白芍10g,藁本10g,荆芥10g,防风10g,辛夷10g,鹅不食草10g,苍耳子10g,蝉蜕10g,僵蚕10g。鼻塞流浊涕,有热者,加黄芩10g、芦根10g;肺气虚者,加黄芪、北沙参、麦冬等。并根据鼻炎不同的症状,进行辨证论治。
案一:杨某,男,46岁,家住贵阳市云岩区,2019年6月24日初诊。
主诉:反复鼻塞、流浊鼻涕2年余。
患者诉2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鼻塞,流浊涕,时觉鼻干,易打喷嚏、出血,时轻时重,予多种药物治疗,症状均无明显缓解,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感冒后觉头晕,记忆力差。行鼻咽镜检查,提示鼻中隔偏曲,鼻甲轻度水肿、肥大。精神、饮食可,睡眠可,大小便正常。舌质红,苔白,脉细弦。
辨证:肺脾阴虚。
治法:祛风清热,润肺健脾养阴。
处方:防风10g,荆芥10g,蝉蜕10g,僵蚕10g,沙参15g,麦冬10g,天冬10g,百合10g,黄芪15g,太子参15g,当归10g,辛夷10g(包煎),苍耳子10g,鹅不食草6g,藁本10g,白芷10g,蔓荆子10g,川芎10g,通草10g,枳壳10g,陈皮10g,黄芩15g,甘草6g。
6剂,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并嘱少食生冷、刺激辛辣食物。
二诊:2019年6月30日。患者鼻塞,流浊涕,时觉鼻干,易打喷嚏、出血,头晕,记忆力差等症状有所减轻。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前方再服6剂。
三诊:2019年7月10日。患者鼻塞、时打喷嚏、鼻干症状基本缓解,未诉鼻出血、头晕等不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前方去黄芩,继续服用5剂。
四诊:2019年8月16日。患者服用上方后,无不适,症状基本缓解。医院五官科检查示鼻甲基本恢复正常。
案二:刘某,男,18岁,家住贵阳市花果园,2019年7月25日初诊。
主诉:反复鼻塞、时打喷嚏、流涕6年余。
患者诉6年多来每遇冷空气即出现鼻塞、时打喷嚏、流涕,冬天更甚,时觉头晕、头痛,曾诊于多家医院耳鼻喉科,诊断为鼻炎,治疗效果欠佳(具体药物不详)。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每到冬天发作更明显,精神饮食可,睡眠尚可,二便调,舌大、质红,苔白,脉细。
辨证:肺热(鼻炎)。
治法:祛风通窍清热。
处方:防风10g,荆芥10g,僵蚕10g,白芷10g,藁本10g,川芎10g,辛夷10g(包煎),鹅不食草6g,苍耳子10g,当归10g,黄芪15g,金银花10g,连翘10g,薄荷10g,枳壳10g,陈皮10g,桔梗6g,甘草6g。
5剂,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并嘱少食生冷、刺激辛辣食物。
二诊:2019年7月30日。患者鼻塞、时打喷嚏、流涕,时觉头晕、头痛等症状有所减轻。舌大、质红,苔白,脉细。前方再服6剂。
三诊:2019年8月10日。患者鼻塞、时打喷嚏、流涕,时觉头晕等症状基本缓解。舌红苔白,脉细。
按:朱祝生提出,鼻炎的中医治疗原则为祛风、宣肺通窍,滋阴益气,清利头目,并结合外治之法,方可使病症痊愈。选方用药特点:①祛风为重。由于反复遭受风寒、风热侵袭,肺开窍于鼻,肺经郁热,清肃失常,气道不清,鼻窍失利,津液壅滞,日久化为浊涕,滋流如渊而成病。本病多由风邪内侵,故朱祝生常用防风、僵蚕、蝉蜕等祛风,辅以清热之药。②宣肺通窍、清热为先。朱祝生认为,肺开窍于鼻,鼻主天气,肠胃无痰火积热,则平常上升之气皆为清气,若辛热膏粱太过,火邪炎上,孔窍壅塞则为鼻渊。肺司降,喜清而恶浊,受浊气熏蒸郁结而为痰涕。故临床上,朱祝生善用清肺宣肺经之药,如黄芩、石膏、知母等以清肺经之热,用防风、僵蚕、蝉蜕、辛夷、白芷、鹅不食草等以宣肺通鼻窍。③补益肺气,滋阴润肺。历代医家认为,本病内因以肺、脾、肝、肾虚损为主,外因多以风寒侵袭或异气、异味刺激而诱发。中医治疗本病,在辨证的基础上,三因治宜,灵活地以内治法治其本,恢复脏腑功能,以外治法调理气血或直达病所。临床上,朱祝生善用黄芪、北沙参、麦冬等药补益肺气、养肺阴,以提高患者抗病能力,防止风邪内侵。肺开窍于鼻,肺气宣通则鼻窍利。
朱祝生根据以上认识,以祛风补肺清热、宣通鼻窍立法,合方治疗,选用防风僵蚕辛夷汤,随证加减。朱祝生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西医鼻炎、鼻窦炎多因素体表虚、卫外不固、复感风邪、入里化热、阴寒凝结鼻窍、肺失宣降所致。其关键在于肺气虚弱,易受外邪,如反复感受风热,以至于风热恋肺,上扰鼻窍,则鼻塞不通,或脾胃素虚,气不宣通,气血运行不畅,复感风寒,使气血凝滞,则鼻塞不通。脾胃素虚,水湿偏盛,复感风寒,水湿得寒而凝,湿浊结聚鼻窍,则产生鼻塞流涕,形成鼻炎。因此,中医在临床上多以扶正祛邪,宣肺通窍,祛风清热为主。朱祝生临床善用防风僵蚕辛夷汤,针对不同的患者及不同的临床表现进行加减,辨证论治;善用祛风宣肺、补肺益气、清热通窍之法,每获较好疗效。
特别提示:本文选自《朱祝生医案医话荟萃》,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龚文伟,朱鸿,朱祝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