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耳子散加味治小儿鼻炎

患者性别:男
患者年龄:4岁5个月
主诉:2022.08.15初诊:鼻塞、流脓涕3天。
简要病史:患者3天前开始出现鼻塞,以夜间及早晨明显,伴有流黄色浊涕,无咳嗽、咯痰、发热、等不适,曾到“儿童医院”就诊诊断“鼻炎”,开具“孟鲁司特钠”服用后鼻塞症状明显减轻,但流涕无明显减轻。
现证见:夜间鼻塞,流流黄色浊涕,余无不适。饮食尚可,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否认特殊病史。
体格检查:舌尖红,苔黄稍腻,脉滑。
辅助检查:无
临床诊断:
中医诊断:鼻渊
证候诊断:风热上扰
治疗经过:
治 法:疏风散热、通窍化浊
处 方:苍耳子散加味:
炒苍耳子3g 辛夷5g 白芷10g 薄荷3g 荆芥6g 防风6g 桔梗6g 金银花6g 菊花6g
配方颗粒,2剂,开水冲,温服,每日三次,每日一剂,饭后服用。
2022.08.17随访,患者中午服药一次,下午浊涕即减十之六七,2剂服完症状即完全缓解。
讨论:
苍耳子散出自<济生方>卷五:辛夷仁半两,苍耳子两钱半,香白芷一两,薄荷叶半钱,上晒干,为细末,每服两钱,食后用葱、茶清调下。散风邪,通鼻窍。主风邪上攻,致成鼻渊,鼻流浊涕不止,前额疼痛。
按:《医方集解》:“此手太阴、足阳明药也。凡头面之疾,皆由清阳不升,浊阴逆上所致。白芷主手足阳明,上行头面,通窍表汗,除湿散风;辛夷通九窍,散风热,能助胃中清阳上行头脑;苍耳疏风散湿,上通脑顶,外达皮肤;薄荷泄肺疏肝,清利头目;葱白升阳通气;茶清苦寒下行,使清升浊降,风热散而脑液自固矣。”
再按:芷荑散(《医学入门》卷七)、芷辛散(《古方选注》卷下)、辛夷散(《仙拈集》卷二)、苍耳草散(《便览》卷一)、苍耳子散(《良方集腋》卷上)。本方改为丸剂,名“苍耳丸”(见《医便》卷三)。
最后编辑于 2023-09-21 · 浏览 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