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小儿手足口病的常见处方及中药治疗

发布于 2023-12-09 · 浏览 1579 · 来自 Android · IP 重庆重庆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14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一、适用于普通病例的治疗

1)干扰素注射液,10万U/(kg·d),皮下注射,1次/日,疗程为3~5天。

布洛芬口服液,5~10mg/(kg·次),仅在高热时口服,3~4次/日。

2)利巴韦林喷雾剂,1~2喷/次,喷入鼻腔或咽喉,4~5次/日。

3)抗病毒口服液,5~10ml/次,口服,2~3次/日。

布洛芬口服液,5~10mg/(kg·次),仅在高热时口服,可3~4次/日。

二、适用于重症病例的治疗

(一)适用于手足口出疹期的治疗(第1期)

1)干扰素注射液,10万U/(kg…d),皮下注射,1次/日,疗程为3~5天。

布洛芬口服液,5~10mg/(kg·次),仅在高热时口服,可3~4次/日。

(二)适用于神经系统受累期病例的治疗(第2期)

1)限制液体入量为60~80ml/(kg·d)。

2)甘露醇注射液,0.5~1g/(kg·次),静脉滴注,每4~8小时1次,20~30分钟内快速滴注;严重颅高压或脑疝时可加大剂量至1~2g/(kg·次),每2~4小时1次。

3)甲泼尼龙注射液,1~2mg/(kg·d);或氢化可的松注射液,3~5mg/(kg·d);或地塞米松注射液,0.2~0.5mg/(kg·d),静脉滴注,1~3次/日,待病情稳定后,尽早减量或停用。个别病例进展快、病情凶险可考虑大剂量给药,如在2~3天内给予甲泼尼龙10~20mg/(kg·d)(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g)或地塞米松0.5-1.0mg/(kg·d)。

4)免疫球蛋白注射液,总量为2g/kg,静脉滴注,分2~5天滴注。免疫球蛋白用于有第2期向第3期过渡征象的患者。

5)氯丙嗪1mg/(kg·次)及异丙嗪1mg/(kg·次),肌内注射,高热时使用。

6)继发性感染时选用适当的抗生素。

(三)适用于心肺功能衰竭前期病例的治疗(第3期)

1)米力农注射液,负荷量为25~75μg/kg,5~10分钟内缓慢静脉注射,维持量为每分钟0.25~1.0u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13mg/(kg·d),使用不超过72小时。

2)酚妥拉明1~20μg/(kg·min)或硝普钠0.5~5μg/(kg·min)根据血压调整用药,将血压控制在严重高血压值以下、正常血压以上。

3)果糖二磷酸注射液,70~160mg/(kg·d),静脉滴注,1次/日。

(四)适用于心肺功能衰竭期病例的治疗(第4期)

1)5%葡萄糖注射液50ml+多巴胶注射液,5~15μg/(kg·min)和(或)多巴酚丁胺,2~20μg/(kg·min);或肾上腺素,0.05-2ug/(kg·min);或去甲肾上腺素,0.05~2μg/(kg·min),静脉滴注,根据血压调整用药。

(五)适用于恢复期病例的治疗(第5期)

逐步停用药物。

三、手足口病的中药治疗

(一)辨证要点

本病以脏腑辨证为纲,根据病程、发疹情况及临床其他症状区分轻证、重证。轻证者病程短,皮疹少,全身症状轻;重证者病程长,皮疹多,全身症状重。

(二)治疗原则

以清热祛湿解毒为治疗原则。

(三)分证论治

(1)普通病例

1.邪犯肺脾证

证候:发热轻微,或无发热,或流涕咳嗽、纳差恶心、呕吐泄泻,1~2天后或同时出现口腔内疱疹,破溃后形成小的溃疡,疼痛流涎,不欲进食。随病情进展,手掌、足跖部出现米粒至豌豆大斑丘疹,并迅速转为疱疹,分布稀疏,疹色红润,根盘红晕不著,疱液清亮,舌质红,苔薄黄膩,脉浮数。

治法:宣肺解表,清热化湿。

代表方剂:甘露消毒丹。

加减:恶心呕吐加苏梗、竹茹;泄泻加泽泻、薏苡仁;高热加葛根、柴胡。

2.湿热蒸盛证

证候:身热持续,烦躁口渴,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手、足、口部及四肢、臀部疱疹,痛痒剧烈,甚或拒食,疱疹色泽紫暗,分布稠密,或成簇出现,根盘红晕显著,疱液混浊,舌质红绛,苔黄厚腻或黄燥,脉滑数。

治法:清热凉营,解毒祛湿。

代表方剂:清瘟败毒饮。

(2)重症病例的治疗

1)羚羊钩藤汤加减,适用于毒热动风病例。羚羊角粉(冲服)、钩藤、天麻、生石膏、黄连、生栀子、大黄、菊花、生意米、全蝎、白僵蚕、生牡蛎。用法用量: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酌定药物用量。1剂/日,水煎100~150ml,分3~4次口服,或结肠滴注。

2)参附汤加味,适用于心阳式微、肺气欲脱病例。人参、炮附子、山萸肉。用法用量: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酌定药物量。1剂/日,浓煎鼻饲或结肠滴注。

(3)恢复期

1)生脉散加味,适用于气阴不足、余邪未尽病例。人参、五味子、麦冬、玉竹、青蒿、木瓜、威灵仙、当归、丝瓜络、炙甘草。用法用量: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酌定药物用量。1剂/日,水煎分3~4次口服。

手足口病 (25)

最后编辑于 2023-12-09 · 浏览 1579

3 13 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