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7/17 2022版WHO pRCC和chRCC
2022/7/17
The WHO 2022 landscape of papillary and 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
Running title: WHO 2022 landscape of pRCC and chRCC
这篇文章挺好看哒!
摘要
第一段废话,略。
因诊断实践中常常遇到不同分子机制的1型、2型混合型pRCC,2022版WHO分类删除了pRCC的亚型,并将新近报道的双相型鳞状腺泡状肾细胞癌、双相型玻璃样变砂粒体肾细胞癌、极性倒置性乳头状肾细胞肿瘤和Warthin样pRCC纳入pRCC的范畴,同时讨论总结了额外的形态和分子特征。
除了嗜酸性腺瘤和chRCC以外,2022伴WHO分类增加了名为“其他嗜酸性肿瘤”的病变,这类肿瘤具有嗜酸性腺瘤/chRCC的形态特征,其中一些为新近报道的肿瘤,大多数具有TSC/mTOR通路改变(嗜酸性空泡状肿瘤和所谓“低级别”嗜酸性肿瘤);这一类别值得进一步研究。2022版WHO分类将嗜酸细胞实性囊性肾细胞癌作为一种新的独立的肿瘤列出。最后,2022版WHO分类依旧没有给出可重复性强、临床通用的chRCC的分级系统。
肾细胞肿瘤2022版WHO分类

乳头状肾细胞癌
1、取消了pRCC的1型、2型之分
1型pRCC的经典形态:肿瘤由纤细的乳头或管状乳头状区域构成,肿瘤细胞胞浆淡染或嗜双色性。

2、FH缺陷型RCC:高侵袭性;与HLRCC相关,但就诊时未必能发现,并不一定有胚系突变;胞浆强嗜酸性,核仁明显、樱桃状,核仁旁见空晕;免疫组化:FH缺失(特异),2SC阳性(敏感);需要借助分子检测手段;推荐任何年龄阶段的肾细胞癌做FH免疫组化。
A:示乳头状结构。B:示条索状/小巢状结构。C:示管状囊状结构,图片左上角为差分化区域。D:示囊内乳头状结构,乳头间质玻璃样变。E:示纤维化间质内的浸润性腺管状结构。F:示多结节状浸润性乳头状结构。G:示筛状结构,其间穿插有不规则小囊状结构。H:示肿瘤细胞的病毒包涵体样核仁。

另参见:春节文献学习打卡3/7 肾髓质癌、集合管癌和FH缺失性癌
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46023549?fpap=1
3、其他易误诊为2型pRCC的肿瘤:MiT家族肾细胞癌(包含TFE3重排、TFEB重排和TFEB扩增性肾细胞癌)、嗜酸细胞实性囊性RCC、管状囊状RCC和集合管癌。
TFE3重排的肾细胞癌:图示为肿瘤内乳头状生长模式区域,伴有透明细胞和嗜酸细胞成分;肿瘤细胞核级别高,假复层排列,形似2型pRCC图像。插入图示TFE3免疫组化染色呈弥漫强阳性。

TFEB扩增的RCC:形态与TFE3重排的RCC类似,插入图为TFEB的FISH检测。

4、黏液性管状和梭形细胞肿瘤
5、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肿瘤:原“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
6、双相型鳞状腺泡状肾细胞癌:鉴别原1型pRCC;包含两类细胞:①较小的细胞,低级别,胞浆淡染,核仁不明显;②较大的细胞,嗜酸,核仁明显,排列成腺泡状,表达CyclinD1和CD57;染色体7、17获得,多有MET基因突变;预后较好。
双相型鳞状腺泡状肾细胞癌:图示为肿瘤包含两种细胞;一种是较小的低级别的胞浆淡染的细胞,核仁不明显;外围另一种嗜酸性、具有鳞状细胞特征的较大细胞,核仁明显,排列成腺泡状结构;其显著特征是可见中性粒细胞吞噬现象。插入图示较大的细胞表达CycliD1。

另请参见
1、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46862869?fpap=1 AJSP文献阅读:双相型鳞状腺泡状肾细胞癌
2、MP文献阅读:双相型鳞状腺泡状肾细胞癌 MP文献阅读:双相型鳞状腺泡状肾细胞癌和MET基因异常
肿瘤大体

分化良好的BSARCC,其中鳞状细胞占主要成分

吞噬现象

间杂泡沫样组织细胞

图片来源:Hes O, et al. Biphasic Squamoid Alveolar Renal Cell Carcinoma: A Distinctive Subtype of 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
7、双相型玻璃样变砂粒体肾细胞癌:罕见;两类细胞:①小,核深染,部分梭形,排列成巢或假rossette结构,形似TFEB重排型RCC,该类细胞表达EMA;②间有大细胞排列成管状、乳头状、腺泡状,该类细胞表达CK7;间质显著玻璃样变,伴见砂粒体样钙化;NF2突变。
双相型玻璃样变砂粒体肾细胞癌:可见小的、略呈梭形的、核深染的细胞围绕嗜酸性无定形物形成假resette结构,另可见较大的细胞围绕玻璃样变得轴心形成乳头状管状结构。

另请参考:2022/4/4封控文献学习1/14 NF2突变型肾细胞癌
8、极性倒置性乳头状肾细胞肿瘤:肿瘤呈乳头状结构,乳头间质透明变或水肿,细胞胞浆丰富、嗜酸,细胞核小、低级别,靠近腔缘(极性倒置);肿瘤细胞表达GATA3和L1CAM;部分病例染色体7、17获得,所有病例均有KRAS突变;预后良好;近年报道提示肿瘤可呈囊性,可伴有其他肾细胞癌,并有同种类限流看的报道。
极性倒置性乳头状肾细胞肿瘤:乳头宽大,轴心玻璃样变,肿瘤细胞呈嗜酸性,细胞核仁小而圆,边界清楚,极性倒置。插入图示肿瘤细胞GATA3弥漫阳性。

9、Warthin样pRCC:形似唾液腺的Warthin瘤:乳头状结构,胞浆嗜酸,细胞核级别高,假复层排列,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分子机制上有异质性。
10、甲状腺样滤泡状RCC:多发生于女性;见甲状腺滤泡状结构,见胶质,形似所谓“萎缩肾样病灶”;肿瘤细胞不表达TGB、TTF1;EWSR1-PATZ1融合;可呈侵袭性。
嫌色性肾细胞癌
A 经典形态:肿瘤含两类细胞,嫌色细胞和嗜酸性细胞。

B chRCC的CK7染色:呈斑块状阳性。

C 伴肉瘤样分化的chRCC:插入图示肉瘤样分化区域Vimentin阳性。

D 琥珀酸脱氢酶缺陷型RCC:肿瘤实性生长,细胞嗜酸性,可见胞浆内空泡。插入图示免疫组化染色SDHB表达缺失。

E 嗜酸细胞实性囊性肾细胞癌:肿瘤含巨囊状结构,肿瘤细胞嗜酸性,胞浆空泡状,细胞呈鞋钉状;囊状间隔为实性、巢状排列的肿瘤细胞。插入图示胞浆内小颗粒。

F 嗜酸性空泡状肿瘤:肿瘤细胞较大,实性或巢状排列,胞界清晰,胞浆嗜酸性,可见胞浆内空泡。

最后编辑于 2022-07-24 · 浏览 1.1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