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写综述,再也不会头大了【做科研的大师兄】
查看病例
相信绝大多数研究生刚入学就会被导师安排进行综述写作,那么对于刚刚大学毕业的科研小白而言,该怎么开始综述写作,最终实现发表SCI的目标呢?
今天结合个人成长经历中的感悟,整理以下几点思路,希望对科研小白的综述写作入门能够有用。
- 确定写作主题,一般导师都会给定一个大方向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之下,先确定主题中涉及的关键词。
- pubmed进行文献检索,建议文献检索从最相关(关键词限定只出现在Title/Abstract)-次要相关(关键词不限定位置,直接在检索框检索),搜索文献结构进行初步分析,如果最相关的文献达到数百篇,则可以不关注次要相关文献,如果最相关文献数量你只有几十篇,则再纳入次要相关文献(一般需要总共纳入最近发表的300篇左右文献就足够了);
- 文献整理入Endnote,将第2步获取的文献导入,新建分组;
- 明确文献阅读顺序,整理好的文献按照发表时间最新到较旧排序,先看最新文献,再看较旧文献,因为好多旧文献中的观点或内容在新的文献中基本都会有涉及,这种顺序可以避免很多无用功;
- 摘要翻译为中文,在Endnote中对纳入排序好的文献从新到旧逐个阅读翻译,并按照顺序记录在Word文档中;
- 分类整理翻译内容,将翻译出来的内容按照逻辑归属进行分类整理(因不同人理解不同,可能进行逻辑分类时的标准也很大差异,没关系,可以大胆放心按照自己的逻辑去进行),以某个基因的综述为例,可以依据转录水平调控、翻译调控、翻译后调控、基因生物学功能、作用机制等方面整理翻译内容;
- 综述观点凝练,在分类整理的基础上,针对每一逻辑分类进行进一步的整合,此时,基本已经通过整合,很容易发现该领域内哪些问题尚未解决,哪些方向值得研究,就比较容易提出综述所最需的综合性观点(比如某基因在疾病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等),而这也是这篇综述可以发表SCI最重要的内容;
- 以观点为总览,观点下辖多个次级小标题(围绕总观点进行细化分支),在每个小标题下分区进行文字写作,将第6步整理好的各个文献中的内容填入即可。
对于科研小白开始综述而言,最难的可能是不知道如何下手,没有切入点。本帖主要是提供切入的思路框架,步步为营,层层推进,在完成前几步之后,自然会对综述的主题有真切的感悟,相信写出来东西也一定不难了。
以上也是本人经历几次综述写作之后的实现从0到1突破之后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希望对需要进行综述写作的园友能起到切实的帮助~
祝大家早发SCI,实现人生目标!
最后编辑于 2022-06-09 · 浏览 7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