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紧急手术:可以没有核酸结果,但不能没有麻醉医生

发布于 2022-06-09 · 浏览 5305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32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疫情下医院手术量少了吗?

好像是少了点。

但麻醉医生的工作轻松了吗?并没有。


刚完成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麻醉科医生小花还是一名麻醉科「小白」,让我们跟着小花一起来了解疫情下麻醉医生的工作日常。


一、争分夺秒:没有核酸结果的急诊手术

「是麻醉科吗?有个急性阑尾炎的病人急需手术,核酸结果还没有出来,请你们做好手术准备!」


接到普外科急诊电话,简单与手术医生沟通后,小花立刻向上级医生老李汇报了急诊患者的情况:

患者女,32 岁,体温 38 ℃,4 小时前曾进食,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阑尾穿孔,疑似腹膜炎」。目前患者稍显烦躁,血压也有下降趋势。


上级医生老李听了她的汇报,皱起了眉头:等不及核酸结果了,患者的病情不能耽误,否则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经相关评估后决定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1],实施急诊腔镜阑尾炎手术(创伤小、切口小、恢复快)。

img

在向相关部门汇报和请示后,待所有手术室人员都穿上了厚厚的防护服和隔离衣后,患者在传染病标准防护及处理措施下被尽快送入了负压手术间。 

小花提醒自己:患者术前进食,等下全麻可得注意防止呕吐误吸啊……

 

正想着,老李已经把超声机推过来了,他一面安抚患者,一面对患者做胃部超声检查,「你看,屏幕上的这块回声区,几小时前吃的东西还有少部分在胃里,提示有误吸的风险,准备好吸引器。」适当表麻和润滑后,只见老李拿起鼻胃管和吸引器,哐哐吸出 200 mL消化液和胃内容物。

 

「这样胃内的压力小了,安全多了。」小花感慨。

 

「术前禁食的观念要改变了,现在 ERAS 主张缩短禁饮禁食时间,因为长时间的禁饮禁食易引发低血糖、脱水、低血容量,建议术前 2 小时禁饮,术前 6 小时禁食固体食物,术前 2 小时可服用250 mL 碳水化合物[1],这样对术后恢复更有利。」老李操作完,还不忘教学。

 

急诊的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往往导致胃排空的时间延长,这时,术前使用床旁超声评估胃内容物就比较快捷方便了,既不增加患者的痛苦,又可进一步降低返流误吸的风险[2]。

 

小花正有所领悟,老李这边已经把管插好了。「为了让患者早日康复,你再给她打个腹横筋膜阻滞(TAP)吧,可以提供有效的镇痛,也可减少术中全麻药的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小花在超声的引导下,顺利完成了神经阻滞的操作。在独立的负压手术间里,手术医生按照三级防护要求,为患者实施了急诊腔镜阑尾炎手术,腹腔内部情况尚可,感染相对局限。手术还没结束,患者的核酸结果回来了,阴性,大家都长长舒了一口气。

img

手术一结束,患者就睁开了眼睛,「怎么睡了一觉手术就做完了?伤口也不疼?」小花笑着对患者说:「手术很顺利,伤口不疼的话术后您尽快下床活动,有助于恢复,您很快就能出院了。」 

小花感悟:超声不仅可以提高各种阻滞定位的精准性,还可以迅速评估胃部情况及血容量的情况,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 ERAS 中的应用是越来越广泛了,我得好好跟老李学学这门技术啊。

 

二、缜密分析:疫情下复杂病情的多重考虑

刚忙完这台急诊手术,急诊电话又响了,从外院转来一例急性肠梗阻的病人,需要急诊手术。

 

这位患者不仅病情急,而且重度肥胖(身高 160 cm,体重 109 kg,BMI 高达 42 kg/m2)伴心肺功能差,还存在重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麻醉处理稍微不慎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问题来了:

 

麻醉诱导时面罩通气或是困难插管困难如何处理?

如何选择麻醉药物使患者苏醒迅速而无药物蓄积?

 

和老李一起商讨了数个方案后,决定选用保留自主呼吸的方法清醒插管:先进行充分让患者吸氧 15分钟以上,提高氧储备;在充分的表麻和喉部神经阻滞(超声引导)下,辅以镇静镇痛(静脉泵注右美和瑞芬)措施,既保留了患者的自主呼吸,又能够让患者配合麻醉医生的指令。

 

最后,小花在纤支镜的辅助下顺利插管。看着患者均匀起伏的胸廓,小花总算松了一口气。

 

完成插管后,考虑到肥胖病人体内脂肪过多,脂溶性高的药物容易蓄积在脂肪导致苏醒延迟,而脂肪/血气分配系数更低的地氟烷在肥胖病人的应用更具优势,麻醉维持时小花选用了「地氟烷+瑞芬+顺阿」的方案,这样的药物组合对循环抑制轻,起效快,苏醒迅速,不易蓄积。

img

在术后镇痛方面,单纯使用大剂量的阿片类容易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因而小花采用了「TAP+静脉病人自控镇痛(PCA)」的多模式镇痛方法,减少药物用量,提高安全性,降低患者应激反应,从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这也符合 ERAS 的镇痛理念[3]。 

在这样周密的安排下,患者顺利完成了手术,术后苏醒迅速,醒来时反馈伤口一点也不痛。

 

小花感悟:在 ERAS 的理念下,对于这样既往觉得麻醉处理很棘手的患者,我们也可以做得更好!

 


三、惊心动魄:来不及排查核酸的急救插管

疫情下,部分重症病例往往等不及排查核酸,就需要麻醉科医生辅助进行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等有创操作。这不,急诊科又来电话了,有个车祸外伤的患者需要紧急气管插管。

 

来不及排查核酸,小花立即穿好防护服,「全副武装」后提起急救插管箱,飞奔到急诊科。

 

患者头部严重外伤,呼吸困难,小花清理呼吸道后,紧急为患者开放气道。但患者意识已经模糊无法配合麻醉医生,加上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不易操作,呼出的白雾已模糊了小花的护目镜、防护屏,眼前模糊一片,无法顺利插管。

 

眼看患者越来越弱的呼吸,小花甚至半跪在地上,以获得更好的插管体位,更好地置入喉镜,几次艰难的尝试后,终于顺利地插入了气管导管。

img

这时,患者的氧饱和度随着新鲜氧气进入气道而迅速上升,小花的心跳也回到了正常。接下来患者被送入抢救室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气管插管是与患者气道接触最为密切的临床操作之一,插管时医生距离患者的口腔不到 20 厘米。在插管的那一刻,容易产生分泌物喷溅、飞沫、气溶胶扩散等情况。而如果患者感染了新冠病毒,患者呼吸道呼出的病毒量也最大,执行操作的医生被感染的风险极高。可是为了患者的安全,他们依然体现出医生的使命与担当,不遗余力地挽救每个生命。

 

小花感悟:为了患者的安危,麻醉科医生从未停止,他们的争分夺秒「疫」刻不停。

 

 

四、小结

麻醉科医生被喻为「无影灯下的幕后英雄」。因为麻醉看似简单,是诱导、维持和苏醒而又却不仅仅是诱导、维持和苏醒。

 

疫情当前,麻醉科医生不仅是手术室里的幕后英雄,还是战疫一线的重要成员。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这群幕后医生不仅坚守自己的岗位,还主动参与到疫情前线,守护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健康。

 

「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从来不仅仅只是一句誓言。疫情下,麻醉医生每一刻的争分夺秒,都在践行者这份责任与担当。


参考文献

[1] 赵永恒.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临床应用[J]. 临床外科杂志, 2015(10):3.

[2] 高红梅,史东平,杨立群.胃窦区超声测定在麻醉中的应用[J].临床荟萃,2018,33(08):719-722+727

[3] 杨琳, 杨志英. ERAS协会"髋/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加速康复护理共识"解读[J]. 护理研究, 2021, 35(11):5.

这篇内容对您是否有帮助?
20 人
没有17 人

最后编辑于 2022-06-09 · 浏览 5305

6 11 7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6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