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自从学会预防拔管反应,再也不羡慕别的麻醉医生平稳着陆了

其他学科医学生 ·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南河南
4630 浏览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34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mg

如果问麻醉过程像什么,连麻醉的实习同学都能告诉你:麻醉过程就像开飞机,麻醉诱导是起飞阶段,麻醉苏醒是降落阶段。

为什么不像开车呢?因为常年在手术室开车的人车速比较快,不利于保证病人生命安全,麻醉医生要的就是一个字:『稳』

和麻醉诱导相比,麻醉苏醒显得更加棘手一点,因为有太多的因素干扰你的预判,病人醒的好不好不全是你能掌握的。

另外插管病人还时常出现呛咳反应,此时如果不具备拔管条件,麻醉医生将会陷入尴尬境地,拔早了病人危险,不拔管咽喉部受到的刺激又很大,继续给药会导致苏醒时间延迟,耽误工作进程。

此时就会格外羡慕那些能够做到平稳拔管的麻醉医生,他们到底是如何做到平稳着陆的呢?

*1

静脉注射利多卡因

对于预防拔管反应,这是个传承很久的用法,有中等证据质量的综述表明,静注利多卡因可显著降低苏醒期呛咳的发生率

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剂量从0.5-2.0mg/kg不等,注射时间点多种多样,一般选择拔管前和手术结束前给予,但是最佳的注射剂量及注射时间仍未明确。

需要注意的是,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延长拔管时间。

*2

持续泵注瑞芬太尼

术中持续泵注瑞芬太尼是目前复合麻醉或静脉麻醉中最常用的镇痛方法,在手术结束时改为小剂量持续泵注,可抑制交感兴奋,减轻呛咳和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由于瑞芬太尼是『短效阿片类药物』,代谢较快,因此苏醒时间也易于控制。

为防止患者苏醒时间延长,降低呼吸抑制和PONV(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瑞芬太尼的靶浓度可控制在1.5 μg/L。

*3

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

右美托咪定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一度是麻醉圈的“明星药”。

右美是一种『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体镇静、镇痛、抗焦虑、降低应激等多重作用,并且对呼吸抑制不明显,因此也是预防拔管反应的选择之一,常用剂量是0.5 μg/kg。

*4

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预防拔管反应的方法比较多。可在插管时使用『利多卡因』喷洒咽喉部或气管内,也可在拔管前从气管导管内喷洒一定量的利多卡因。

除了利多卡因注射液,『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如插管前套囊和气管导管外涂抹利多卡因乳膏。

需要注意的是利多卡因属于中效局麻药,如果手术时间较长,插管时应用利多卡因(注射液或乳膏)抑制拔管反应的效果较差。

在咽喉部或气管内喷洒『罗哌卡因』也有一定作用。与利多卡因相比,罗哌卡因作用时间更长,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但是缺点是穿透能力较差,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一定浓度。

*5

深麻醉下拔管

深麻醉下拔管是在一定麻醉深度下,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拔出气管导管。拔管时气道刺激轻,从而减弱呛咳反应,减轻对心血管系统的刺激。

然而,如果深麻醉下拔出气管导管,患者气道反应并没有很快恢复,将增加误吸和呼吸道梗阻的发生率。

以上几种方法各有优劣,最理想的方法是在抑制拔管反应的同时,不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不影响患者苏醒,不增加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廉价易得。

你更青睐哪一种呢?

15 34 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5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