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右束支阻滞时“ST-T改变多为继发性改变”怎么判断好?

发布于 2022-06-05 · 浏览 1623 · IP 山东山东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35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mg

img

img

图1-图3心电图分析:

基础心律为窦性心律。

V1、V2、V3导联QRS呈不同程度的M型样改变,时限分别为0.156s、0.136s、0.128s,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特征性的改变。Ⅰ、II、avL、V4-V6导联的S波,avR的R波增宽有切迹。

图1中V1、V2呈正负双向,Ptfvl(绝对值)>0.04mms。结合心超考虑左房大。

讨论: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时“ST-T改变多为继发性改变”的判断是难题。

一般认为V1、V2导联可以有ST段轻度压低,T波倒置,多为继发性改变。

图1中V1-V6都有不同程度的ST-T改变,图2中V1-V3都有不同程度的T波倒置,图3最符合常见的“继发性改变”。

完右ST-T“继发性改变”的诊断一个图很难说清,需要结合病史动态观察,结合症状综合判断。

img

img

基础心律为窦性心律。

V1(或和V2)呈m 型,时限<0.12s,为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特征性的改变。 也可见多个导联的S波增宽。

相关知识点: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发生于右束支传导系统内的阻滞性传导延缓或阻滞性传导中断,称为右束支阻滞(RBBB )。

心电图表现: 

1,QRS波群时限≥0.12s; 

2,V1、V2、V3导联QRS呈M型,此为最具特征性的改变;Ⅰ、II、avF、V5、V6导联 S波增宽而有切迹,其时限大于0.04s ; aVR导联呈qr型,其R波宽而有切迹;

3,V1、V2导联ST段轻度压低,T波倒置。

4,V1、V2导联ST-T改变多为继发性的改变。

二、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若QRS形态和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相似,但QRS波群时间 <0.12s,则诊断为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QRS起始向量改变不明显,V4 -V6导联上可有轻度改变,如原有的q波振幅减小或消失。左室除极较早结束,而右室除极结東较晚,QRS终末向量向右向前。

  V1或V2导联呈rsR'型,S波显著减浅甚至消失,呈rR'型。部分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记录V1、V2或V3R上一肋间才出现rsR'型,R'波宽钝,aVR导联波形呈rsR'或 QR型,R波较宽、I 、aVL 、V5、V6导联的 S 波增宽不增深呈现出典型的右束支传导阻滞的特征。

三、非典型右束支传导阻滞

非典型的右束支传导阻滞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1) V1呈rS型:V1、V2 或V3导联呈rS波,S波增宽,记录右胸导联上1肋间或上2肋间才显示出终末R波,呈rsR'型。

(2) V1呈 rsr'型:r'≤ r波,但r'波较宽。

(3) V1呈 rSr'型:V1的 S波很深,r'≥ r。

(4) V1呈 R 或 Rs 型:R 波较宽,S 波较窄。

(5) V1 呈 qR 型:r 波消失的原因和室间隔除极异常有关。

(6)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被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所掩盖:V1 、 V2呈rS 型,R'波减小成为波。V5、V6的 S波增深。肢体导联呈现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图形。


最后编辑于 2022-06-05 · 浏览 1623

4 13 2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