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肺癌术后潜在治愈人群首次定义

发布于 2022-05-24 · 浏览 2781 · IP 安徽安徽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34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肺癌术后潜在治愈人群首次定义

2022年05月19日 健康报

(特约记者 张蓝溪 通讯员 靳婷 张嘉涛 甘彬)近日,由广东省人民医院终身主任、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名誉所长吴一龙教授牵头设计开展的早中期肺癌MRD(分子残留病灶或者微小残留病灶)研究成果,在学术杂志《癌症发现》上发表。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团队经过4年的研究,首次定义了肺癌术后潜在治愈人群,MRD的阴性预测价值达到96.8%。

对于早中期肺癌,根治性手术切除和围手术期治疗是目前的标准治疗模式,但仍有30%~70%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如何精准辨别复发高风险人群?吴一龙教授团队通过前瞻性临床研究,论证ctDNA-MRD检测方式辅助肺癌术后诊疗的可行性。ctDNA即循环肿瘤DNA。该技术通过对外周血进行检测,可发现其中癌来源的分子突变信号。从理论上说,MRD阳性代表患者体内仍存有肿瘤,MRD阴性代表患者体内没有肿瘤残留或者说肿瘤负荷极低。

这项研究入组261名经过手术根治性切除的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收集其术前血、术中组织以及动态术后血,将MRD监测结果与患者疾病复发情况进行对应分析,MRD的阴性预测价值达到96.8%。也就是说,若患者术后一直保持MRD阴性,仅有3.2%的概率发生复发转移,可被认为是潜在已治愈人群。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非常灵敏的技术,来发现肿瘤释放到血液里的一些微小DNA片段信号。该技术可辨别出不会复发的人群,就能大量减少不必要的治疗负担,这对制定肺癌术后精准辅助治疗决策有重要价值。”吴一龙说,“该项研究是迄今全球MRD领域样本量最大的研究。”

与以往的研究集中探索MRD阳性意义不同,此项研究关注阴性预测价值,认为MRD阴性患者无需进行额外的治疗,有助于免除过多治疗对患者带来的伤害。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781

5 9 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5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