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分子克隆--构建载体的前提概要

发布于 2022-04-24 · 浏览 1595 · IP 上海上海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10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分子克隆作为基因工程的核心技术,可以通过改变基因组DNA序列,从而改变RNA和蛋白质,改变RNA和蛋白的功能。像构建过表达载体、异源表达载体、敲减载体、报告载体,以及crisp技术、同源重组技术等都属于分子克隆,分子克隆技术已经交叉渗透到生物学、医学等各个学科之中了。

img
分子克隆主要是围绕着中心法则,具体理解如下:

  1. 过表达就是克隆特定基因编码区到强启动子载体上,再转染载体,使该基因表达增强的手段;
  2. 点突变是通过改变基因上编码序列特定碱基,再克隆到强启动子上,转染后使其表达突变后的蛋白;
  3. Crisp等敲除技术就是破坏DNA是中心法则从源头断链,导致蛋白无法表达;
  4. shRNA和RNAi等就可以理解为中心法则的RNA被破坏,使蛋白表达降低了。

(上面这些只是教大家用中心法则去理解分子克隆技术,名词解释题可不能乱用)

常见的分子克隆类型:

  • 粘性末端克隆法

粘性末端克隆法,就是通过特定的酶将DNA片段和载体切出粘性末端,再通过连接、转化,筛选出克隆的方法;

  • TA克隆法

利用taq酶末端加A原理,将片段克隆到T载体上的方法;由TA克隆延伸的克隆有TOPO TA克隆。

  • 同源重组法

利用重组酶将同源片段交换,使目的片段连接到载体上;同源重组法延伸的克隆有一步克隆法和Gateway克隆技术。

这几种克隆方式无优劣快慢之分,过程其实都差不多,至于效率就看你在构建过程中的细心程度了。粘性克隆酶切连接法,片段和载体都是自己制备的,而TA和同源重组法有很多商业化的载体,只需要自己扩增片段就行。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595

3 31 7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