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新冠疫情中乳腺癌诊疗的武汉力量

发布于 2022-03-16 · 浏览 1893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5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70] 新冠疫情中乳腺癌诊疗的武汉力量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程晶教授专访

作者:中国医学论坛报, 肿瘤周刊2021年1月21日B2版.pdf



提要:

疫情下诊疗思变,抗疫抗癌两手抓

应对思变,调整指导方案

一方有难八方援,武汉与全国同在

响应组织号召,贡献武汉力量

城市解封不是终点,疫情期间诊疗是宝贵经验


全文:


2020年初,我国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系列措施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他疾病患者的就诊,特别是癌症患者。基于这种情况,为更好地明确我国早期乳腺癌患者在2020年第一季度(Q1)如何获得常规治疗,并探讨来自不同地区的数据,在全国多中心开展了此项大型调查研究 (CSCO BCNCP-01)。该项研究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江泽飞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孙圣荣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多位国内知名乳腺癌专家学者作为共同作者在《柳叶刀》子刊《电子临床医学》(EClinicalMedicine)杂志发表。


为此,本报策划“大咖‘乳’是说”科研背后系列专题,本文我们邀请到主要研究者之一,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程晶教授,为我们分享研究背后的故事,还原一年来我国乳腺癌领域众志成城,在抗癌与抗疫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单”。




疫情下诊疗思变,抗疫抗癌两手抓


疫情之下,患者求医艰难


2020年1月,新冠疫情突然暴发。


2020年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


在这种严峻形势下,武汉地区乳腺癌患者诊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封城后的医疗资源大部分用于新冠感染患者,肿瘤门诊无法正常开展、交通受限、药物流通环节不畅等,重疫之下的武汉地区乳腺癌患者面临无医可就、无药可用的困境。


而肿瘤科医生又面临着一线抗疫的压力。我们深知,肿瘤患者正承受着疫情和肿瘤的双重心理煎熬。一方面,患者因为医疗资源用于新冠不能及时就医,交通限制导致就医困难,即使来医院,患者也存在着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另一方面,因疫情耽误的诊治,会导致患者病情恶化。


如何解决乳腺癌患者面临的困境成为了我和团队思考的首要问题。


于是,在这场战疫中,我们制定了宗旨:既要保护乳腺癌患者不受到病毒感染,又要保证患者接受恰当的规范治疗,最大程度地将疫情对治疗的影响降到最低。




应对思变,调整指导方案


如何实现我们制定的宗旨呢?


新冠疫情期间,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率先开通网上问诊平台,随后又开展了药品邮寄到家的服务。我们团队充分利用医院平台及相关互联网平台、电话、微信等方式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答疑、咨询、指导及随访,并且主办了一系列网上答疑公益活动用以解决患者的实际困难,患者也可以在网上平台和医生进行沟通,避免了因简单问题来院所增加的感染几率。我们采取了网络咨询、线上预约、门诊“长处方”等一系列应对措施方便患者就医,极大地缓解了部分患者的病情及焦虑情绪。


在适合居家治疗的患者中,年轻的乳腺癌激素受体(HR)阳性患者疫情前推荐的是卵巢功能抑制(OFS)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AI)治疗,而疫情期间,患者OFS取药及注射困难,我们指导患者改方案为他莫昔芬(TAM)口服,疫情后再改回OFS联合AI治疗。HER-2阳性患者在疫情期间无法注射曲妥珠单抗,我们指导患者更换为口服吡咯替尼或者拉帕替尼。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无法返院化疗,我们指导患者更改卡培他滨或者长春瑞滨口服。


对于必须入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我们尽量创造条件让患者来院治疗。例如,对于接受新辅助治疗(晚期HER-2阳性或者三阴性乳腺癌)病情进展的患者,我们会通过线上或电话微信平台初筛必须来院治疗的患者,指导患者在门诊排除新冠后入院,制定药物反应相对较小的方案,尽量安排短疗程方案,化疗后24小时预防骨髓抑制,预防粒缺性感染风险,保障患者治疗期间及回家后的安全。




一方有难八方援,武汉与全国同在


CSCO BC组织多项帮扶公益活动


新冠疫情期间,乳腺癌患者诊疗不能按常规实施,但患者治疗不能中断,如何制定患者的诊疗呢?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江泽飞教授团队率先提出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乳腺癌诊疗十个指导建议”,为我们提供很好的指导性意见。


同时,作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CSCO BC)的主委,江泽飞教授还带领CSCO BC的专家们第一时间策划了《ALL FOR HER·乳腺名医诊疗室》在线答疑公益活动,为疫情期间患者多层次、多角度的疑问和困惑,提供全套的解答,帮助到很多乳腺癌患者,为她们解决困惑和焦虑。


特别是《ALL FOR HER直通湖北》项目,邀请国内乳腺专业外科、内科和放疗的知名专家,深度连线湖北疫区13个地市的医生和患者,深入了解疫区乳腺癌诊疗现状,携手探讨区域间分级协作模式,协助湖北基层医生解决疑难病例,为疫区乳腺癌患者答疑解惑。




响应组织号召,贡献武汉力量


作为武汉当地乳腺癌专家,本人积极与全国CSCO BC专家及湖北同道组织线上会议,讨论疫情期间乳腺癌患者的诊疗策略,及时制定新冠疫情期间乳腺癌患者诊治指南,无论是对居家还是来院的患者均提出了明确的诊疗指导流程。同时,本人积极参与在线公益答疑,和CSCO BC专家们一起帮助到很多受困于疫情的乳腺癌患者,为他们解决了疑虑、困惑和焦虑。


在此次发表于《电子临床医学》(EClinicalMedicine)杂志上的文章“Suboptimal declines and delays in early breast cancer treatment after COVID-19 quarantine restrictions in China: A national survey of 8397 pations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20”中,我院我科医生认真收集了118例真实世界患者数据,为此次CSCO BC在新冠疫情下早期乳腺癌患者诊疗模式的真实世界调研(CSCO BC NCP-01)项目提供了武汉数据。


作为疫情中心的乳腺癌专家,本人负责了湖北地区新冠疫情下乳腺癌患者放疗诊疗模式的真实世界调研项目。因为亲临一线,所以对于乳腺癌患者放疗面临中断及延迟的困境十分清楚。对于接受放疗的乳腺癌患者,不论是早期还是晚期,放疗中断及延迟都影响其疗效。疫情之下,很多医院的治疗以感染新冠病毒患者为主,放疗室的密闭环境局限,也使得其无法开展。


那么,乳腺癌的患者放疗究竟中断及延迟了多久呢?为探究此问题,我们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陈佳艺教授团队合作,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出新冠疫情下放疗中断及延迟真实世界调研表,并联系湖北省20余家医院进行表格发放。在这些医院同道的支持,以及对新冠疫情打破诊疗常规新问题的理念认同下,全过程我们共收集了近400例患者数据。近期,我们将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发表。


希望通过这些探索,使得医务工作者建立相关概念,在特殊时期,改善和调整乳腺癌患者诊疗模式,以期让乳腺癌患者在特殊时期也能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




城市解封不是终点,疫情期间诊疗是宝贵经验


随着2020年4月8日武汉解封,新冠疫情得到逐步控制,武汉地区乳腺癌的诊疗工作已恢复正常,乳腺癌患者的诊疗也逐渐步入正轨。


目前,“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疫任务依然艰巨,防疫工作不放松。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武汉地区乳腺癌诊疗有序开展,在线已部分复诊,开展线上开药、在线结算、药品配送等服务,适应患者多样化需求,发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用,做好患者长处方、线上咨询和就医指导以及送药上门服务。


门诊病房工作基本恢复疫情前,医院保持着疫情防控不放松的警惕,门诊新冠核查依旧,入院流程参照疫情期间要求,如患者及家属入院必须有三甲医院新冠核酸及抗体七日内阴性报告,且患者家属只能一名陪护。


力争让患者在疫情下也能有条不紊地分批次入院治疗,将治疗控制在合理的时间窗内,我院一手抓实疫情常态化防控,一手抓好医疗服务,保证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医疗服务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在保障常规诊疗的同时,教学、科研、学术等方面也在逐步重新开展。我们团队从未停下收集疫情期间放疗中断或延迟以及经我们指导方案更改患者的真实数据的脚步,特别关注的是那些晚期脑、肝转移同时因疫情耽误治疗的患者。


相信通过临床数据的不断收集和完善,疫情等特殊情况所导致的临床诊疗非常规的结局将逐渐凸显,也将为未来特殊情况下乳腺癌患者的诊疗模式带来一定的启示。(王淳 整理、 程晶教授 审阅 )


肿瘤周刊2021年1月21日B2版.pdf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893

回复收藏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