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干货整理】耳鸣、耳聋 诊疗方案

中医版版主 · 发布于 2022-01-29 · IP 四川四川
2873 浏览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28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耳鸣、耳聋是因脏腑失调,气血阴阳亏虚,耳窍失养或肝火上炎,痰火郁结所致耳内鸣响或耳听力下降。自觉耳内有鸣响者,称为“耳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甚至失听者,称为“耳聋”。包括“药物中 毒性耳聋”、“老年性耳聋”、“外伤性耳聋”及“耳鸣”等。

一、诊断

(一)诊断依据:

1、各种耳部疾病,使用耳神经毒性药物、脑血管硬化、外伤、代谢障碍及有家族遗传病史者,都可引起耳鸣、耳聋。

2、感冒,暴怒或忧郁,过食醇酒厚味,久病精亏及陡闻巨响、飞行、潜水、药物过敏等都可诱发耳鸣、耳聋。

3、外耳道、鼓膜、听骨链等传音结构受损,主要引起低调耳鸣和传音性耳聋。

4、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病变,主要引起高调耳鸣和感音性耳聋。

5、大脑皮质内疾患主要引起中枢性耳聋,以语音辨别率下降为主。

6、听力不真,高声才能理解意义者,称“重听”。

7、自觉耳内有咔嗒音或搏动性杂音的称“振动性耳鸣”。各种音调,反复发作或持续发作,时轻时重的耳鸣,称“非振动性耳鸣”。借助听诊器可听到振动性耳鸣。

8、检查乳突部、外耳道、鼓膜、咽鼓管、软腭运动,动用音叉、电测听、声阻抗、脑干电位仪等测试,可鉴别传音性耳聋、感音性耳聋和中枢性耳聋。

(二)证候诊断

1、风热外袭:耳鸣声重沉,耳胀微痛,多为单侧,咽痛,发热,头痛。传音性耳聋,鼓膜色红,活动受限。舌淡,舌苔薄,脉浮数。

2、肝火上炎:怒后突发,耳内闷胀不适,耳鸣暴起,头晕头痛,口苦咽干。传音性耳聋或混合性耳聋。鼓膜充血,活动受跟,或穿孔溢脓,尿黄便干。舌质红,脉弦数。

3、痰火郁结:突发耳鸣,蝉鸣不息或“呼呼”作响,传音性耳聋为主,耳胀耳痛。鼓膜充血外凸,或穿孔溢出黄稠脓液,口苦痰粘,头昏沉重,二便不畅。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

4、脾肾阳虚:双耳鸣,多一过性,突然有金属样鸣声,继而逐渐消失,劳累后加重,或于蹲下后猛一站起时发作,兼眼前昏黑,金星闪冒,倦怠乏力,纳少便溏,混合性耳聋或感音性耳聋逐渐地加重。耳鼓膜完整或内陷。舌淡,舌苔白,脉细。

5、肝肾阴虚:双耳蝉鸣不息,或一轻一重,夜间加重,听力逐渐减退。伴心神不宁,夜寐不安,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记忆力减退。呈感音性耳聋、噪声性耳聋或混合性耳聋。鼓膜正常。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二、治疗方法

(一)针灸辨证

1、风热外袭证:清热散邪,疏风通窍,取听宫、风池、支沟、侠溪等穴。

2、肝火上炎证:清肝泄热,熄风通窍,取行间、合谷、耳门、中渚等穴。

3、痰火郁结证:清化痰火,化湿降浊,取翳风、听宫、行间、丰隆等穴。

4、脾肾阳虚证:健脾温肾,益气升阳,取脾俞、肾俞、百会、命门等穴。

5、肝肾阴虚证:滋补肝肾,育阴潜阳,取肝俞、肾俞、听会、三阴交等穴。

(二)其他疗法:

1、耳针:取外耳、内耳、肝、肾、交感、皮质下等穴,针刺或王不留行籽贴压穴位。

2、高压氧舱:早期可作高压氧舱治疗。

3、理疗:选电子治疗仪、超声波等。

4、穴位注射:用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每次2ml,选听宫、翳风、完骨等穴位注射。

(三)注意事项:

平时避免劳累、激动,不宜受高频率噪音干扰,生活要有规律。

三、疗效评定:

1、治愈:耳鸣消失,听力恢复正常,或恢复至发病前水平。

2、好转:耳鸣明显减轻,或仅在安静时有轻微耳鸣,听力提高15~30dB。

3、未愈:耳鸣无改善,听力提高<10dB。

6 32 6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6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