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整理】落枕 诊疗方案

落枕系因睡眠姿势不当或睡中感受风寒所致,以睡后一侧颈项疼痛,酸胀,活动不利为主要表现。
一、诊断
(一)诊断依据:
1、一般无外伤史,多因睡眠姿势不良或感受风寒后所致。
2、急性发病,睡眠后一侧颈部出现疼痛、酸胀,可向上肢或背部放射,活动不利,活动时伤侧疼痛加剧,严重者使头部歪向患侧。
3、患侧常有颈肌痉挛,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大小菱形肌及肩胛提肌等处压痛,在肌肉紧张处可触及肿块和条索状的改变。
(二)证候诊断
1、气滞血瘀:晨起颈项疼痛,活动不利,活动时患侧疼痛加剧,头部歪向病侧,局部有明显压痛点,有时可见筋结。舌紫暗,舌苔薄,脉弦紧。
2、风寒外袭:颈项背部犟痛,拘紧麻木。可兼有淅淅恶风,微发热,头痛等表证。舌淡,舌苔薄白,脉弦紧。
二、治疗方法
(一)中药辨证施治
1、气滞血瘀证:活血舒筋,方如舒筋汤加减。
2、风寒外袭证:疏风祛寒,宣痹通络,方如葛根汤、桂枝汤或羌活胜湿汤加减。
(二)针灸辨证论治
1、瘀滞证:理气活血,舒筋通络,取悬钟(或落枕穴)、阿是穴、后溪等穴,先针悬钟或落枕穴,并嘱患者活动颈部。若疼痛未解,再刺阿是穴、后溪等穴,均用泻法。
2、风寒型:疏风祛寒,舒筋通络,,取悬钟(或落枕穴)、风门、大杼、阿是穴、外关、后溪等穴,均用泻法。先针悬钟或落枕穴,活动颈部,然后针风门、大杼、阿是穴,温针,针后加拔火罐。外关、后溪穴可用电针。
(三)其他疗法:
1、推拿手法:
(1)瘀滞证:祛瘀通络,以拿法、按揉法操作于颈肩背部,重点操作于痉挛的软组织处,颈部施以缓和的摇法及拔伸法。
(2)风寒证:温经祛寒,以拿法、按揉法操作于颈肩背部,加用擦法。
2、刺络拔罐:取阿是穴,在颈部压痛部位用皮肤针叩刺出血,加拔火罐。
3、手针:取颈项点,强刺激,并嘱患者活动颈项部。
4、耳针:取颈、神门、皮质下,用毫针针刺一侧耳穴,并嘱患者活动颈部,起针后在对侧耳穴上埋王不留行籽,要求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次。
(四)注意事项:
1、睡眠时枕头高低要适当,避免吹风受寒,防止复发。
2、反复落枕应考虑是否有颈椎病的可能。
3、针后进行推拿再予热敷, 效果更显著。
三、疗效评定:
1、治愈:颈项部疼痛、酸胀消失,压痛点消失,颈部功能活动恢复正常。
2、好转:颈项部疼痛减轻,颈部功能活动改善。
3、未愈:症状无改善。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3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