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期)进修日记之动静脉内瘘病变评估及血管通路解剖
微信公众号: “陈医生谈肾内”
作者:科普chen医生
通路建立后的评估,新建的动静脉内瘘需要经过4~6周的成熟时间,导致成熟失败的病变分为三大类:
1.流入道问题
供血动脉(管径细小,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动脉吻合口本身、近吻合口的狭窄或功能不足。
2.动静脉内瘘瘘体问题
狭窄和附属静脉(超过动静脉内瘘口径的1/4时可造成成熟不良)。
3.流出道问题
狭窄或静脉功能不足。
那么关于内瘘的流入道?流出道?究竟该如何定义呢?

对于刚开始接触血管通路的血透医生,是不是概念有些模糊?

(血管通路貌似就像这个下水管路图,有流入管道、水龙头阀门、储水盆、流出管道)
搞懂这个问题前先来复习下上肢血管通路的解剖吧。
先从这张空白的血管示意图开始,自己脑补认一下血管

不熟悉的没关系,下面先认识下上肢静脉相关血管(头静脉、副头静脉、穿支静脉、肘正中静脉、前臂正中静脉、贵要静脉、肱静脉、腋静脉)
如下图:


上肢动脉相关血管(肱动脉、尺动脉、骨间动脉、桡动脉、掌弓动脉)
如下图:


最后来张全身的动静脉血管图

复习完以上血管通路的解剖,开始回答上面的问题吧(关于内瘘的流入道?流出道?究竟该如何定义呢?)
一、这是我进修前在园子里请教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刘国教授时的回答:
流入道:即供血动脉全程,吻合口本身以及其近心端口和远心端口的大小,近吻合口头静脉内径;
瘘体段全程内径,分支,瓣膜等;
流出道:即肘部头静脉,贵要静脉和穿静脉,以及肩部的头静脉弓中心等;
二、下面是前些天2021VAC(血管通路论坛)线上会上,听北京海淀医院王玉柱教授讲的血管通路应用解剖中关于流入道、流出道问题。

流入道(流入段):包括吻合口的动脉、及吻合口近心端3cm处静脉(当然之前看有些地方写的2cm)
流出道(流出段):静脉穿刺区至近心端的所有静脉至中心上腔静脉
三、个人见解,吻合口和吻合口近心段2~3cm静脉为界线,这段位置就相当于是个阀门,这段位置以上狭窄了,流入道就受阻了,这段位置以后的静脉就算流出道,至中心静脉段。
对于上述问题,欢迎大家积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点击关注下方专栏,分享更多肾病、血液净化、重症相关知识)
最后编辑于 2021-12-30 · 浏览 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