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圈对话“开设药学门诊”
微信圈对话“开设药学门诊”
辛老师。2021--11-07
康震药师,这个文章【1】看到了很多次了。
现在的问题,开设药学门诊的阻力,出在概念和能力。
概念--表现在民众的概念,
能力--表现在药师解决疾病治疗用药的实际能力。
什么是实际能力?---表现在如何使药物使用起来,更有效,同时更安全,又经济。
怎样使达到更有效?
例,社会药店,普遍挂在店里的标示语,请按药品说明书用药。
这个标示语,是基本通则。但死搬硬套,药店人员是免责了,但难以达到,既安全,又有效,还经济。
例,药品说明书,头孢呋辛酯,说明书上怎样服。
但头孢呋辛是全国上下首推的基础用药,它的细菌耐药率,远超过当年制订说明书的年代水平,其他抗菌药也存在类似现象。
不做动态观察,能见效吗?
再如,治疗“三高”药,目前老龄化群体通病,见风就是雨,用药依从性很差。而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实际各厂家药产品之间,生物利用度差异太大。
慢病管理在社区,社会药房人员,不了解这个基础知识,要做好这工作,从知识储备,到主动出击,都存在许多问题。
所有的降压药学术文献,都一致意见,更换用药方案,必须要坚持用药2-4周后,才能评价疗效。
就是这一点,完全做好,难度很大。
为什么?
老龄化群体的心理特征,就是固执,偏见,自以为是,相信百度,这是极易被保健品推销人员忽悠上钩的基础心理所决定。
文献
【1】国家卫健委首次出台规范,顶级三甲医院也开设了这个门诊,意味着什么?
原创 罗春昊 健康界 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