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执考之 基本操作 (上)

发布于 2021-08-20 · 浏览 4082 · 来自 Android · IP 新疆新疆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25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全过程中任何步骤违反无菌操作原则,一处扣2分

一、手术区消毒与铺巾

1.消毒前准备(2分)

(1)戴帽子、口罩(头发、鼻孔不外露)(0.5分)。

(2)手术野皮肤暴露范围正确:上自乳头连线水平以上,下至大腿中段,两侧至腋后线(1分)。

(3)考生手臂消毒(可口述)(0.5分)。

2.消毒操作过程(9分)阑尾切除术

(1)考生一手端盛有碘伏纱布/棉球的消毒碗,另一手持卵圆钳站立于患者右侧(1分)。

(2)碘伏涂擦手术区城:首先将碘伏滴入脐孔内,消毒皮肤时绕过脐孔。皮肤消毒完毕,翻过卵國钳用棉球的另一侧将脐孔内的消毒液蘸干(第2.3遍消毒时可与第1遍相同,也可不再做脐孔的专门处理)(1分)。

(3)消毒过程中,一直保持卵圆钳前端低于握持端(2分)。

(4)以麦氏切口为中心,自上而下、由内及外消毒皮肤(1分)。

(5)消毒范围上自乳头水平或剑突水平,下至大腿中、上三分之一交界处,右侧至腋后线,左侧至腋前线

(6)共消毒2~3遍,每遍均不超过前一遍范围(1分)。

(7)每一次涂擦过程不留空白区域,如果有空白区需要更换消毒棉球补充消毒(1分)。

2.消毒操作过程(9分)腹部探查术,回盲部肿瘤

(1)考生一手端盛有2%碘酊或酒精纱布块/棉球的消毒碗,一手持卵圆钳,站立于患者右侧(1分)。

(2)第1遍用碘酊涂擦(1分)。

(3)待晾干后,用酒精进行两次脱碘消毒(1分)。

(4)每一遍脱碘消毒不超过前次范围,最后一次脱碘需将边缘碘酊脱尽(2分)。

(5)消毒过程中,一直保持卵圆钳前端低于握持端(1分)。

(6)以右侧旁正中切口为中心,自上而下,由内及外消毒皮肤(1分)。

(7)每一次涂擦过程不留空白区域,如果有空白区需更换消毒棉球补充消毒(1分)。

(8)消毒范围上自乳头连线,下至大腿中、上三分之一交界处,两侧至腋中线(1分)。

2.消每操作过程(9分)胃大部切除术

(1)考生一手端盛有碘伏纱布块/棉球的消毒碗,一手持卵圆钳, 站立于患者右侧(1分)。

(2)消毒过程中,一直保持卵圆钳前端低于握持端(2分)。

(3)以中上腹正中切口为中心,自上而下、由内及外消毒皮肤(1分)。

(4)消毒范围上自乳头连线,下至大腿中、上三分之一交界处,两侧至腋中线(2分)。

(5)共消毒2~3遍,每遍均不超过前一遍消毒范围(1分)。

(6)每一次涂擦过程不留空白区城,如果有空白区需更换消毒棉球补充消毒(2分)。

3.铺巾操作过程(6分)

(1)用四块手术巾,部分反折,铺盖在拟定切口四周,反折部朝下并靠近切口。铺巾后手术野皮肤暴

露不宜过于宽大(2分)。

(2)先铺患者会阴侧或考生对侧手术巾, 最后铺考生侧的手术巾(1分)。

(3)用四把巾钳固定,固定方法规范(1分)。

(4)铺中单(考官协助):在拟定切口上下方各铺-块中单(1分)。

(5)铺大单(考官协助):铺大单时先将洞口对准拟定切口,然后将大单头端盖过麻醉架,两侧和足端下催超过手术台边30cm(1分)

img

二、手术刷手法

1.刷手前的准备(1分)

将刷手衣衣袖挽至肘上10cm以上。

2.刷手及擦干操作过程(11分)

(1)刷手:考生用消毒毛刷蘸消毒肥皂水刷手,按手、前臂和肘上顺序左右交替刷洗两上肢至肘上10cm

(2)特别要注意甲缘、甲沟和指间等处(1分)。

(3)刷完一遍后用清水将肥皂水冲去(1分)。

(4)冲洗时保持拱手姿势(1分)。

(5)刷洗3遍,每遍3分钟(可口述)(1分)。

(6)每一遍刷洗不超过前一遍的高度(可口述)(1分)。

(7)用无菌小毛巾擦干双手:折叠小毛巾成三角形,尖端朝下,由手部向上臂顺序擦干(2分)。

(8)先擦干一只手臂翻转毛巾或更换毛巾再擦干另一只手臂(1分)。

(9)擦过肘部的毛巾不能再接触手和前臂(1分)。

3.浸泡及晾干过程(4分)

(1)将手臂浸泡在70%酒精内,至少到肘上6cm处(2分)。

(2)浸泡时间5分钟(可口述)(1分)。

(3)手臂浸泡后保持拱手姿势,待其自然晾干(可口述)(1分)。



三、清创术

1.操作前准备(2分)

(1)戴帽子、口罩(头发鼻孔不外露),洗手(口述)(0.5分)。

(2)戴无菌手套(1分)。

(3)告知患者手术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0.5分)。

2.清创操作过程(14分)

(1)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用肥皂水刷洗伤口周围皮肤3遍,每遍均用生理盐水冲净(2分)。

(2)移去伤口纱布,用3%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反复清洗伤口,初步检查伤口(2分)。

(3)脱手套,消毒手臂(口述)(0.5分)。

(4)伤口周围皮肤消毒2~3遍,消毒顺序、范围正确,操作规范(1分)。

(5)铺洞巾(1分)。

(6)戴无菌手套(1分)。

(7)用利多卡因注射液沿伤口行局部浸润麻醉(1分)。

(8)修剪不健康的创缘皮肤(可口述)(1分)。

(9)去除可能存在的异物及失活组织(1分)。

(10)用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再次冲洗伤口(1分)。

(11)视伤口情况用无菌凡士林纱布/引流物填塞创口(可口述)(1分)。

(12)用无菌纱布或棉垫覆盖伤口,胶布固定(1分)。

(13)操作结束后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0.5分)。








四、穿手术衣与带无菌手套

前交叉式1.穿无菌手术衣过程(6分) 

(1)拿起叠放着的手术衣,双手不能接触下面的手术衣(1分)。!

(2)双手分别提起手术衣的衣领两端,抖开手术衣,有腰带的一面向外(1分)。!

(3)将手术衣略向上抛起,双手顺势向前上方同时插入袖简,请助手(考官)在身后协助穿手术衣,使双手伸出袖口(1分)。

(4)身体略向前倾,使腰带悬垂离开手术衣(1分)。

(5)双手交叉提起左右腰带向后递,腰带不能交叉,由助手在身后接住并打结,考生提腰带的双手不能触碰助手的双手(1分)。

(6)穿手术衣过程中,手及前臂不能高过双肩,不能低于腰部(1分)。

2.戴无菌手套过程(4分)

(1)左手自手套袋内捏住手套翻折部,取出手套;确认手套方向后,右手插入右手手套内

(2)把戴手套的右手四指(除拇指外)插入左手手套翻折部,左手插入手套内(1分)。

(3)将左手手套翻折部翻至手术衣袖口上(1分)。

(4)用戴好手套的左手四指插入右手手套的翻折部,将翻折部翻至右手手术衣袖口上

3.脱手术衣、手套的过程(6分)

(1)嘱助手在背后解开衣结及腰带(1分)。

(2)嘱助手面对考生,拉住考生手术衣衣领,向前翻转拉下手术衣,使手套套口翻转于手腕部(2分)。

(3)考生一手插入另一手手套的翻转部,扯下手套;已脱掉手套的手捏住另一手套的接触皮肤侧(内面),扯下第二只手套(2分)。

(4)双手不能接触手套的外侧面(1分)。



包被式1.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过程(10分) 

(1)拿起叠放着的手术衣,双手不能触及下面的手术衣(1分)。

(2)双手分别提起手术衣的衣领两端,抖开手术衣,有腰带的一面向外(1分)。

(3)将手术衣略向上抛起,双手顺势向前上方同时插入袖简,请助手(考官)在身后协助穿手术衣,使双手伸出袖口(1分)。

(4)戴无菌手套

①左手自手套袋内捏住手套翻折部,取出手套;确认手套方向后,右手插入右手手套内(1分)。

②已戴手套的右手四指(除拇指外)插入左手手套翻折部,左手插入手套内(1分)。

③将左手手套翻折部翻至手术衣袖口上(1分)。

④用戴好手套的左手四指插入右手手套的翻折部,将翻折部翻至右手手术衣袖口上(1分)。

(5)解开打结的腰带,将一侧腰带递给助手(1分)。

(6)请助手用无菌钳夹住,考生转身一周,接住助手夹持的腰带,自行打结在腰间(1分)。

(7)穿手术衣过程中,手及前臂不能高过双肩,也不能低于腰部(1分)。

2.脱手术衣、脱手套过程(6分)

(1)考生自行解开腰带,由助手在背后解开衣结(1分)。

(2)嘱助手面对考生,拉住考生手术衣衣领,向前翻转拉下手术衣,使手套套口翻转于手腕部(2分)。

(3)考生一手插入另一手手套的翻转部,扯下手套;已脱掉手套的手捏住另一手套的接触皮肤侧(内面),扯下第二只手套(2分)。

(4)双手不能接触手套的外侧面(1分)。


五、切开、缝合

1.操作前准备(1分)

(1)告知患者手术的目的并取得患者的配合(0.5分)。

(2)戴帽子、口罩(头发、鼻孔不外露);考生手臂消毒(口述)(0.5分)。

2.切开、缝合操作过程(15分)

(1)戴无菌手套(0.5分)。

(2)手术区铺洞巾(0.5分)。

(3)用利多卡因注射液行局部浸润麻醉(0.5分)。

(4)正确安装刀片(0.5分)。

(5)用拇指和示指在切口两侧固定皮肤(0.5分)。

(6)在模具上做皮肤切开,执刀方法正确(1分)。

(7)切开的手法正确(垂直下刀,水平走刀,垂直出刀)(1分)。

(8)切口长度适中,切口整齐,深度均匀(1分)。

(9)选择三角针,穿好合适的缝线(1分)。

(10)持针钳夹针位置正确(于缝针的中后1/3~1/4处)(1 分)。

(11)一手持有齿镊,另一手持持针钳,握持方法正确(1分)。

(12)缝合切口:

①缝合手法正确(垂直进针,沿缝针弧度挽出),不留死腔(1分)。

②用持钳打结法打结,手法正确,两个单结方向相反,松紧适度(2分)。

③剪线手法正确,线头长0.5~1cm(1分)。

(13)针距、边距适当(通常针距为lcm,边距为0.5cm)(1分)。

(14)皮肤对合整齐(1分)。

(15)操作结束后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0.5分)。



缝合、打结

1.操作前准备(4分)

(1)戴帽子、口罩(头发、鼻孔不外露),完成手臂消毒(口述)(1分)。

(2)戴无菌手套(1分)。

(3)选择三角针,穿好合适的缝线(1分)。

(4)用酒精棉球消毒切口皮肤(1分)。

2.缝合、打结操作过程(12 分)

(1)持有齿镊方法正确,提起缝合处皮缘(1分)。

(2)持针钳握持方法正确,持针钳夹针位置正确(于缝针的中后1/3~1/4处)(2分)。

(3)缝合切口:缝合手法正确(垂直进针,沿缝针弧度挽出) ,不留死腔(2分)。

(4)用持钳打结法打结:两个单结绕线方向相反,拉线用力均匀(2分)。

(5)结扣牢固可靠,松紧适度(2分)。

(6)剪线手法正确,线头长0.5~1cm(1分)。

(7)针距、边距适当(通常针距为lcm, 边距为0.5cm)(1分)。

(8)皮肤对合整齐(1分)。





六、止血包扎

伤口填塞止血及三角巾固定

1.操作前准备(3分)

(1)快速检测患者的主要生命体征(口述)(1分)。

(2)检查患肢:暴露右臂。了解伤口及畸形情况(1分)。

(3)准备无菌敷料、绷带、三角巾等(1分)。

(4)告知患者操作的目的并取得患者的配合,关注患者的疼痛程度并给予适当的处理缓解焦虑紧张情绪

2.伤口填塞止血及三角巾固定操作过程(12分)

(1)充分暴露伤口,除去伤口周围污物(0.5分)。

(2)检查伤口出血情况(1分)。

(3)用无菌敷料填塞出血伤口(1分)。

(4)用绷带加压包扎,松紧度以达到止血为宜(2分)。

(5)三角巾折叠成燕尾式(2分)。

(6)三角巾中央放在右前臂的中下1/3处(2分)。

(7)三角巾两端在颈后打结,将前臂悬吊于胸前(2分)。

(8)另用一条三角巾国绕右上臂于左腋下打结,固定右侧肩、肘关节于胸壁(1分)。

(9)操作结束后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0.5分)。



止血、固定操作

1.操作前准备(3分)

(1)快速检测患者的主要生命体征(口述)(1分)。

(2)检查患肢:暴露右臂。了解伤口及畸形情况(1分)。

(3)准备止血带、敷料、夹板等(1分)。

(4)告知患者操作的目的并取得患者的配合,关注患者的疼痛程度并给予适当的处理,缓解焦虑紧张情绪

2.止血、固定操作过程(13分)

(1)止血带位置选择:右上臂上1/3处(1分)。

(2)绕扎止血带:先在扎止血带处置衬垫物(1分)。

(3)绕扎松紧程度以控制出血右侧桡动脉摸不到搏动为宜(1分)。

(4)在标志牌上记录使用止血带的开始时间(2分)。

(5)充分暴露右前臂,伤口创面用无菌纱布或棉垫覆盖并固定(1分)。

(6)夹板长度超过肘关节和腕关节,置于前臂两侧(可请考官协助)(2分)。

(7)固定前用毛巾等软物铺垫在夹板与肢休间(1分)。

(8)用绷带捆扎固定夹板,上端固定至肘部,下端固定至手掌(1分)。

(9)先捆扎骨折的下部,然后捆扎上部,松紧度以绷带上下可移动lcm为宜(1.5分)。

(10)用绷带或三角巾悬吊于胸前(1分)。

(11)操作结束后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0.5分)。








七、脓肿切开术

1.操作前准备(1.5 分)

(1)戴帽子、口罩(头发、鼻孔不外露)(0.5分)。

(2)手臂消毒(口述)(0.5分)。

(3)告知患者手术的目的并取得患者的配合(0.5分)。

2.脓肿切开操作过程(14.5分)

(1)以预定切口为中心,行手术区城的常规消毒2~3遍,范围正确(1分)。

(2)戴无菌手套(1分)。’

(3)手术区铺洞巾(1分)。

(4)正确安装尖头刀片(1分)。

(5)用注射器穿刺脓肿中央,确定脓腔(1分)。

(6)留取脓液做细菌学检查(1分)。

(7)在脓肿中央用反挑式执刀法作皮肤切开(2分)。

(8)排出脓液,用手指伸入脓腔,探查其形状及大小(1分)。

(9)根据探查结果用刀延长切口至脓肿边界,以引流通畅为原则(2分)。

(10)3%双氧水冲洗脓腔,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1分)。

(11)脓腔内填塞凡士林纱布,松紧度以不出血为宜(1分)。

(12)无菌纱布覆盖伤口,胶布固定(1分)。

(13)操作结束后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0.5分)。



八、拆线

1.操作前准备(3分)

(1)戴帽子、口罩(头发、鼻孔不外露),洗手(口述)(0.5分)。

(2)材料准备:两只换药碗(盘)、两把镊子、线剪、适量酒精棉球和敷料等(1分)。

(3)告知患者操作的目的并取得患者的配合(0.5分)。

(4)嘱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手术切口部位(1分)。

2.拆线过程(13分)

(1)揭开胶布,用手移去切口敷料(1分)。

(2)将敷料放置入盛污物的换药碗(盘)内(1分)。

(3)一把镊子接触切口,另一把镊子传递换药碗中的清洁物品(1分)。

(4)操作过程中,镊子前端应低于手持端以避免污染(1分)。

(5)观察切口的情况(口述),用酒精棉球自内向外消毒切口周围皮肤2~3遍,距切口3~5cm( 1分)。

(6)用镊子轻轻提起线结,使原来在皮下的一小段缝线露出(1.5分)。

(7)另一手持线剪,贴着皮肤剪断新露出的缝线段(1分)。

(8)持镊将缝线抽出,抽线的方向朝向切口侧(2分)。

(9)拆线后检查切口愈合情况,用酒精棉球重新消毒切口1次(1分)。

(10)无菌敷料覆盖切口并用胶布固定,粘贴胶布的方向应与躯干长轴垂直,长短适宜(1分)。

(11)将换下的污染敷料置入医用垃圾袋内(1分)。

(12)操作结束后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0.5分)。





九、换药

1.操作前准备(3分)

(1)戴帽子、口罩(头发、鼻孔不外露)(0.5分)。

(2)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手术切口部位,洗手(口述)(1分)。

(4)材料准备:两只换药碗(盘)、两把镊子、适量的酒精棉球和敷料等(1分)。

(5)告知患者换药的目的并取得患者的配合(0.5分)。

2.换药过程(12分) 

(1)用手移去外层敷料,将敷料内面向上放置(1分)。

(2)内层敷料用镊子夹起(1分)。

(3)将更换下来的敷料放置在盛污物的换药碗(盘)内(1分)。

(4)一把镊子接触切口,另一把镊子传递换药碗中的清洁物品(1.5分)。

(5)操作过程中,镊子前端应低于手持端,以避免污染(1分)。

(6)观察切口的情况(口述)(1分)。

(7)用酒精棉球自内向外消毒切口周围皮肤2~3遍(1分)。

(8)消毒范围距切口3~5cm(1分)。

(9)无菌纱布覆盖切口并用胶布固定,纱布层数合理,纱布边缘超过切口3cm(1分)。

(10)粘贴胶布的方向应与躯干长轴垂直,长短适宜(1分)。

(11)将换下的污染敷料置入医用垃圾袋内(1分)。

(12)操作结束后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0.5分)。



脓肿伤口换药

1.操作前准备(3分)

(1)戴帽子、口罩(头发、鼻孔不外露)(0.5分)。

(2)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手术切口部位,洗手(口述)(1分)。

(3)材料准备:两只换药碗(盘)、两把镊子适量酒精棉球、盐水棉球、引流物、敷料等(1分)。

(4)告知患者换药的目的并取得患者的配合(0.5分)。

2.换药过程(13分)

(1)用手移去外层敷料, 将敷料内面向上放置(1分)。

(2)内层敷料用镊子夹起(0.5分)。

(3)将更换下来的敷料放置在盛污物的换药碗(盘)内(1分)。

(4)一把镊子接触切口,另一把镊子传递换药碗中的清洁物品(1分)。

(5)操作过程中,镊子前端应低于手持端,以避免污染(1分)。

(6)用酒精棉球自内向外消毒切口周围皮肤2~3遍(1分)。

(7)消毒范围距切口3~5cm(1分)。

(8)观察切口肉芽及分泌物状况(0.5分)。

(9)用盐水棉球蘸去切口内分泌物(1.5分)。

(10)用生理盐水纱条填塞敞开的创面(1分)。

(11)敷以无菌纱布,纱布层数合理,纱布边缘超过切口3em(1分)。

(12)粘贴胶布的方向应与躯干长轴垂直,长短适宜(1分)。

(13)将换下的污染敷料置入医用垃圾袋内(1分)。

(14)操作结束后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0.5分)。



十、吸氧术

1.操作前准备(3分)

(1)将治疗台(盘)置于床旁,向病人解释吸氧目的并取得患者配合(1分)。

(2)戴帽子、口罩(头发、鼻孔不外露);洗手(口述)(1分)。

(3)用手电筒检查病人鼻腔,用湿棉签清洁两侧鼻孔(1分)。

2.操作过程(13分)

(1)查看氧气表,确定氧气瓶内的氧气量,安装流量表及湿化瓶于氧气瓶或中心供氧装置上(2分)。

(2)氧气管与湿化瓶的氧气输出开口连接(1分)。

(3)打开氧气瓶及流量表开关(如为中心供氧装置,则只需打开流量表开关)(1分)。

(4)调节氧流量(1分)。

面罩

(5)将氧气管置于水杯中,检查是否通畅(1分)。

(6)将氧气管连接于面罩的进气孔上(2分)。

(7)置面罩于病人口鼻部,调整好位置,松紧带固定,松紧适度(2分)。

单侧鼻导管

(5)将鼻导管插入水杯中,检查导管是否通畅(1分)。

(6)用少量石蜡油润滑鼻导管(1分)。

(7)将鼻导管插入一侧鼻孔内,其深度为鼻尖至耳垂或外耳道口距离的2/3(2分)。

(8)用胶布将鼻导管固定于鼻翼和面颊部,清洁病人面部(1分)。

双侧鼻导管

(5)将鼻导管插入水杯中,检查导管是否通畅(2分)。

(6)将鼻导管插入双侧鼻前庭内(2分)。

(7)将鼻导管绕挂于双侧耳廓,并在颏下固定;清洁病人面部(1分)。

鼻塞法

(5)检查鼻塞是否通畅(2分)。

(6)将鼻塞置于一侧鼻前庭内,鼻塞大小以恰能塞住鼻孔为宜(2分)。

(7)用胶布固定鼻塞,清洁病人面部(1分)。

(8)观察吸氧情况,视病情调节氧流量(2分)。

(9)记录开始给氧时间及氧流量(1.5分)。

(10)操作结束后告知病人相关注意事项(0.5分)。

二十四、简易呼吸器使用

1.操作前准备(3分)

(1)将呼吸囊连接面罩(1分)。

(2)将呼吸囊连接输氧管,氧流量8~ 10L/min(2分)。

2.简易呼吸器操作过程(13分)

(1)病人取仰卧位,考生位于病人头顶侧(2分)。

(2)清除口、鼻腔的分泌物及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1分)。

(3)托起病人下颌,使头后仰(2分)。

(4)将面罩扣在病人口鼻处(1.5分)。

(5)一手以“EC"手法(拇指和示指按压面罩,其余三指提起下颌)固定面罩,另一手有规律地捏放呼吸囊

(6)每次送气500~ 600ml捏放呼吸囊频率为每分钟16~20 次(2分)。

(7)随捏放呼吸囊观察胸廓起伏情况(1分)。

(8)操作结束后向病人家属告知抢救结果及注意事项(0.5分)。

执考之 基本操作(下)

最后编辑于 2021-11-20 · 浏览 4082

1 76 1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