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视功能检查的分析应用(二)

发布于 2021-08-09 · 浏览 1121 · 来自 Android · IP 陕西陕西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26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确定问题眼位是远用眼位还是近用眼位之前,要先判断看远看近的眼位是否一致。

在这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的知道,正眼位、内隐斜眼位和外隐斜眼位。

所谓正眼位即看远时视轴平行,双眼处于放松状态,看近时视轴内转,形成视疲劳,这种孩子一般12岁左右开始出现近视;

外隐斜眼位是近距离用眼时,双眼内转幅度大,紧张力也大,即便看远仍然内转,此类眼位的孩子容易近视,所以一般在5、6岁左右近视的孩子多属于此类眼位;

内隐斜眼位是指,看近处时双眼内转较小,这种眼位的人很难发生视疲劳,因此出现近视的时间往往会在16以后,甚至不会近视。

当明确了三种眼位后,就能知道当远用眼位不正常时,一般是散开问题,包括散开过度和散开不足;而近用眼位不正常时就会出现集合问题:集合不足或集合过度。

由此可以判断患者的眼位是否对调节产生了影响。例如:

1.集合不足,可引起调节超前;而集合过度会导致调节滞后;当调节和集合是相反矛盾时,这个矛盾的主要问题是集合。

2.调节不足导致集合不足;调节过度使得集合过度;

当调节和集合是相联动时,这个矛盾的主要是因为调节。

然后结合AC/A,若此值大于7,考虑是集合过度/散开过度/ADD处方;若小于3,考虑是集合不足,视觉训练是首选。

要分析调节异常是原发性的还是集合异常导致的,就需要用Flipper来测试,单眼Flipper结果异常的话,说明单眼有问题,此类问题一般是调节问题;若双眼Flipper结果异常则说明这是集合问题。

再结合BCC NRA PRA来判断调节是否影响到屈光度,是否有调节超前和调节过度,主要看NRA是否降低,如果再加上BCC是负值,高度怀疑屈光度验得不准,可能有近视过矫,或远视欠矫,要重新雾视或散瞳。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121

2 46 8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